29.第二十八章 奈何燕归来(4)

十二年,故人戏 !

沈奚含糊应了:“快些进去吧。”

小五爷右手胡乱自己的头发,抱歉笑,大步迈入。

等她提了一壶热茶回来,傅侗文肩坐在椅子上,正和小五爷说闲话。

两人有说有笑的,看来这两兄弟感情应该不错。

小五爷的军装是那种带着浅蓝的灰色,中山装式的剪裁,下半身是军裤和皮鞋。士兵草鞋军官皮鞋,果然是军校毕业的世家子弟,没上战场先有了军官的待遇。

“你是如何骗人家和你打架的?”他接了沈奚递来的茶盏,忽而问自己这个弟弟。

小五爷一愣:“三哥说是什么话?我可是挨打的人。”

傅侗文睨他:“你们都快要毕业的人了,若非被你算计,谁会这么傻跟着你疯?临在毕业前陪你打一架?受了处罚又没有好处。”

还有这种说法?沈奚听得稀奇,挨着傅侗文坐下来。

“我费了力气送你去保定军校,你却在毕业前惹了祸,不该和三哥交待一句实话吗?”他将手搭在小茶几上,恰好覆住沈奚的手。

小五爷逃不过傅侗文的慧眼,怯怯地笑了会,活脱脱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是我整日里骂他,从他祖上骂到他满脸麻子惹人嫌,惹恼了他,让他出手揍了我,”言罢,忙解释,“错都让我揽了,学校处罚他比我轻得多,不会耽误他前程的。”

“为何要这么做?”

“我不想进北洋的嫡系军队。”

傅侗文啜了口热茶:“杂牌军队形势复杂,里边也讲究派系。你所有背景都在北京,去那里要吃亏。”

“可他们会”小五爷打了个磕巴。

傅侗文一抬眼。

沈奚手背上,忽然力气重了,是他手压下来的力道。

她觉察这异动,也去看小五爷。

“革命。”小五爷出了口。

沈奚惊讶。

“成何体统,”傅侗文却低斥,“别忘了你是什么出身,念军校,却想着革命?”

“民国二年,孙文反袁,我们学校许多的世家子弟都去投了革命军,”小五爷声愈低,目光如炬,“三哥是留洋的人,怎会如此迂腐?”他身子前倾,又问,“三哥对蔡锷将军反袁一事,如何看?”

傅侗文不咸不淡地搁下茶盏:“没什么看法。”

小五爷目光灼灼:“我听大嫂说,父亲囚禁三哥,就是因为三哥心向革命党?”

“是吗?”傅侗文回说,“我一个生意人,对政治没兴趣。是大嫂误会我了。”

小五爷才刚从军校毕业,是脱缰的烈马,恨不得立刻闯出一番天地来。

他以为傅侗文心向革命,迫不及待在今夜表露心迹,望着和三哥暗结同盟。在戏楼上,傅侗文已经识破了他要说的话,让他“能少来就少来”,就是一种警告。

可小五爷没留意这告诫,深夜前来,就足以说明他还是个直来直去、没长大的孩子。

傅侗文自然不能对他袒露什么。

况且,傅侗文自始至终也没打算让小五爷掺和。

小五爷被傅侗文的话骗过,犹豫着问:“那父亲”

“父亲老了,人老了就会固执,”傅侗文说,“他把宝都押在北洋军上,万一北洋军落败,我们都会倒霉。我是在暗中支持革命,可我也资助北洋军,人都要给自己留退路。”

不等小五爷开口,他再说:“同你说这些又复杂了。北洋军里嫡系和杂牌军分歧也多,你一个孩子,如何搞得清楚?三哥送你去保定,是因为那里校长是段祺瑞跟前的红人。段祺瑞是谁?大总统的亲信。傅家背靠着谁?也是大总统。现在,你明白三哥的一番苦心了?”

这话说的是有理有据,毫无破绽。

早年倒是大爷和二爷在政见上总有争论。二爷还曾和当下那些文人一样,喜好在报纸上发文章痛骂政府,后来被父亲责骂、禁足后,眼见袁大总统一步步走向称帝,也渐对时局灰心,不再谈论这些。至于傅侗文,确实从未表露出对政治的热情。

家里头,私底下都认定是老大和老三在争家产。

小五爷刚从保定回来,他母亲也对他如此说,更让他不要掺和这些。老爷早就开口说过,家产是按子女人头数来分的,亏待不了谁。至于不该要的,也轮不到小五爷那一房。

傅侗文一席话,仿佛是缰绳套上了烈马。

小五爷眉目间的神气黯了七分。

沈奚旁观的心疼,可不能说什么。

书桌旁的盆景架上有一株秋海棠,这屋里冬日不断炭盆,把这喜暖的秋日植物也养得开了。花盆下的盘子里,水浸着鹅卵石。

傅侗文品着茶,望一眼花:“侗临,你瞧我这株秋海棠如何?”

“我不懂花三哥的东西一定都是最好的。”

傅侗文从花盆底的磁盘里,摸出了一块的白色卵石,把玩着:“这次回来,父亲每月让账房支给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