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沈倩显然是第一次来到这样人烟罕至又充满灵气的地方,叹为观止的同时,灵感亦是迸发,光是一个下午就写出来了两首歌儿,回旅社的路上,还心情欢快无比的一路哼哼,想着这一趟采访可实在不虚此行。

几人回到旅馆,发现姚信和跟陈大泉已经到了。

姚信和对于阿金没有多大意见,毕竟,他也知道,自家妻子过于优秀,被人追捧实属正常,可他看着沈倩跟阿金有说有笑走进来的样子,难免有些不高兴,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等沈倩的目光很是惊喜地看过来,他才松开了脸上的眉头。

阿金见到姚信和,显然有一些意外,茫然无措里,还带了点儿崇敬的心态。

下午一群人吃了当地的粟饭之后,阿金便找着姚信和闲谈。

一阵询问之下,姚信和才知道,阿金这么个看似平凡的青年,身份竟然也很不简单,他是廖师傅在世时收过的最后一个徒弟。

廖师傅生前是国内互联网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前两年才去的世。

不少业内人士都知道,廖师傅年轻时其实是个搞半导体的,他大学报考的是无线电工程专业,那会儿,国内还没有专业的电子计算机,用的都是现在淘汰的286,386单板机,学习内容也极其简单,大三才开始所谓的专业课程,大一大二基本上都在严肃地讨论是否应该允许校内恋爱,以及分配工作时能不能带家属的问题。

廖师傅大学时没有谈恋爱,所以他也没有家属。

他把青春完整地奉献给了微电子,于是后来,他就成了武河市半导体代工厂明宏的技术主管。

武河市那会儿的半导体其实水平十分不错。

加上美国跟欧洲为了通信标准斗得你死我活,中标从中得利,发展一度很是迅猛。

可之后,因为海市突然出现的“伪装国产芯片”骗取国家投资的事件出现。

原本看上去欣欣向荣的国内半导体产业一下子就停滞了下来,那一段时间,国家的投资一减再减,大批量的工厂接连倒闭,廖师傅所在的明宏也没能逃脱资金匮乏的窘境,转而成为了一个食品加工厂。

廖师傅或许不会想到,自己大三时学习插面包板,工作多年之后,厂子一朝改成面包厂,他真成了个插面包的。

所以,廖师傅没有留下。

他沉寂了一些日子,之后转身投入了互联网的怀抱,前几年,国内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廖师傅想到自己曾经从事的半导体行业,加上国家的重新重视,一时心有唏嘘,偶尔也会开着玩笑的说上一句“芯片救国靠BAT”的俏皮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