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吴县令寒门出身,是二十七年间的进士,夫人是他在老家娶的媳妇。”清韵还打听到,吴家有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吴县令的亲娘还在老家,“这边百姓日子还不错,有种地为生的,有入江捕鱼为生的,还有靠手艺吃饭的,奴婢还看见有猎户,卖野味哩。”

今年是祯庆二十九年,吴县令正好做了两年官,至于为何看着年纪大,约莫是因为读书读了许多年。

吴夫人以后肯定会见着的,顾筠不想上门打扰让她难做,就还是按照以前想的,请了下头村子里的木工做了二十多个木箱子,又从村里买了菜种,先育苗,等春种一块儿种下去。

清韵说附近村子种水稻小麦,花生玉米也种,小米很少,有的人家种棉花,还有人种甘蔗。

南方甘蔗北方甜菜,是比较常见的糖料作物,清韵说,“夫人,奴婢打听,临县有糖商。”

一斤糖卖五十文钱,种甘蔗比种粮食赚钱,亩产还要多得多,一亩地能有上万斤,江南有不少甘蔗田。

顾筠想想点赚钱的法子,裴殊把粮食卖给朝廷,根本赚不多钱,顾筠能想到的法子就那么几个,一是把江南的东西运到盛京去卖,比如绸缎,瓷器之类,但是裴家没做过这个,运输是个问题。

要不就做吃食生意,麻酱饺子和灌汤包就是现成的,这个不难,她还有一个主意,和给西北做的香菇酱差不多,就是做一些下饭的,方便吃的东西,一部分卖给朝廷,给将士们吃,另一部分高价卖给别人,以味道为胜,这样既能赚钱,还能让将士们吃好一点。

比如冬日可以做灌汤包和饺子,直接冻上,饺子十五个一份,包子十个一份,可以拿回家自己煮去,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还有炒菜炖菜用的香料草药,也可以磨成粉,用小袋装着,回家炖肉放上一包,味道就和她们做出来的一样。

磨成粉还不用担心方子泄露出去,这个一年四季都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