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已有的数据上寻求突破和创新。

但跨江钢拱桥,还没有足够的数据和技术参考。

谢雁也因为这个所谓的彩虹方案,经常在去设计院交资料的时候,顺便请教林铸江。

从这位华国最有经验的桥梁工程师身上,她学到了很多东西。

得知她的想法,林铸江给了一些意见。

以华国现在的条件,并不足以支撑他们修建世界第一的钢结构拱桥。

且第二座跨江大桥在修建期间,第三座跨江大桥也在日程上,这几座大桥,每座的造价都是以亿为单位。

第二座跨江大桥的方案,林铸江做了很多备用方案和保险设计,以确保这个想法可以实现,最后,桥梁的设计方案,以及工厂所出的拉索,都通过了亚行专家的评审。

这几座跨江大桥的工程,意味着未来的浦江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桥梁!

“但是,”

林铸江看待问题,并不会只有一个角度,“至少三座跨江大桥之后,沪城要追求的,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斜拉桥,或者把斜拉桥往长了修。届时,其他的桥型必然会走上浦江的舞台。”

谢雁点头,“的确如此,已有的跨江大桥将会减缓过江交通压力,隧道工程也不会停滞,过江的交通压力不再那么急迫。美观性、创造性的比重将会增大。以华国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就能达到满足造钢拱桥的技术要求。”

“你这个方案,”

林浦江也很感兴趣,“恐怕不是一个现在的方案,而是一份未来的方案!如果你能根据现在的数据和技术情况,设计出一份近年来可行的方案,那么在三座跨江大桥完工后,我相信这个方案会非常出彩。”

去医院治疗的时候,常奉献得知谢雁在做新方案的设计,也十分支持她,“不过老林说的没错,你这个方案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