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青藏铁路,不仅是要打通进入世界最高高原的交通生命线,更不能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

而在这里施工,正如王小倔一样,缺氧,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等时间差不多了,换班的人去睡了,方泽等到了天亮,三个人收集了剩下的数据,记录好之后,才开始往后回撤。

和其他人汇合之后,他们有惊无险地下了山,王小倔的状态好了很多,谢雁的包里东西很齐全,不仅有氧气补给,还有其他药物,可以应对高山上出现的任何情况。

到了低海拔的区域,王小倔又精神了,和谢雁聊了一路,对这个新来的组员越来越喜欢。

谢雁虽然年龄小,但脑子聪明,而且事先做了不少功夫。

他们现在做的各种实验,还有数据收集,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青藏铁路工程所面对的最大难题——高原冻土。

不只是青藏高原,华国百分之六十八左右的面积都是冻土,而冻土又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等,在温度很低的高原地区,大部分都是多年冻土,这样独特的地质环境,让工程施工变得非常困难。

事实上,冻土问题并不只是华国有,在华国的北边,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也有着冻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条铁路长933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冻土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冻胀,融沉等等,对于路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坡向对地面温度都有着各种影响,尤其是在这样的地点,”

谢雁晚上的时候,翻了一下他们的数据记录。

阳坡和阴坡的温度差别为4.6摄氏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阳面和阴面,都有着不一样的地质条件和温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