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壹微微一笑道:“秦大哥,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兄弟我虽然年轻少了些阅历。可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不定碰巧让我碰上个死耗子呢。”
孙逢吉和秦勇对视一眼,洒脱地一笑道:“难得你对秦将军的这份心意,罢罢罢!权当让你长份见识。”说罢便将一份奏折递给李壹。
李壹展开奏折,一行工整的字迹映入眼帘:小奴甘肃行军道监军太监王顺谨呈陛下”咝!看完奏折后李壹不由得倒吸了几口凉气。原来是甘肃监军太监王顺上书弹劾秦勇三大罪状:一、秦勇违制接纳蒙古诸部降卒,并训练成军,对外言称以夷制夷二、厚待降卒,克扣其它边军军饷三、虽依仗蒙古降卒打了几场胜仗,可其余明军部众却怨声载道。最后这太监王顺还假惺惺借口太监不能叁政议事的祖训,呈请圣上乾纲独断。高手啊!此奏章不带丝毫个人观点,仅仅摆出了事实。无论哪个皇帝看了这奏折后都会雷霆震怒,真是一掴一掌血,一鞭一条痕。
看着李壹一脸深思地样子,孙逢吉捋着胡须呵呵说道:“李贤侄也不必如此苦思冥想,这样错综复杂的朝局老夫应付起来尚觉吃力,何况你们这些年轻人。老夫会联合在陕官员上书,逐条驳斥这阉宦的奏折”。
秦勇闻言立刻向孙逢吉深施一礼道:“谢孙大人仗义直言。”
这时李壹却接话道:“孙大人所言甚是有理。可小侄却认为,奏折之上勿需那么多官员联名。只须在这监军太监的折子上加上一句即可。”
孙、秦二人闻言大感惊奇,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哪一句?”
李壹表情轻松地说道:“然,蒙古诸部降卒生性剽悍,成军不易。其部众唯秦将军可勉强服之。”
孙逢吉:“”
秦勇:“”
旋即秦勇抓着李壹的膀子大笑道:“李兄弟!你可真是一个小狐狸呀!哈哈哈我怎么想不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