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崇祯募捐

“我等行的是完全之策,他们关宁兵自己傻乎乎的跑去袭击东掳的辎重队,这被东掳骑兵逮住了怪谁。”

“就是,还说是来帮我们解围的,我们之前虽然派人让他们来救援,但是只是让他们救援而已,也没让他们直接去袭击东掳人啊。”

“自己没脑子,反过来还怪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此时,洪承畴一拍桌子:“够了!”

看着一群将领们纷纷闭嘴,洪承畴继续道:“都很闲吗?没事做吗?都回去做事!”

洪承畴和东掳的一番交手,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东掳方面虽然有些战果,但是也见识到了明军新型野战炮的威力。

而洪承畴这边更是认识到了新型野战炮的威力。

能够在野战中良好使用的红夷大炮,这玩意比只局限于城头上使用的红夷大炮重要多了。

当天,收拾好心情的洪承畴就写了一封折子给朝廷,强烈建议朝廷拔下钱粮用于打造新式火炮,也就是灭贼炮。

说要在一年内打造灭贼炮一百位,五年内打造灭贼炮千位,到时候不管是楚贼还是东掳,在这千位灭贼炮面前皆可灭之。

只是洪承畴虽然这么上折子了,但是他也知道朝廷哪怕是认识到了灭贼炮的重要性,想要打造更多的灭贼炮,但是也绝对拿不出来足够的钱粮打造灭贼炮的。

所以想要打造更多的灭贼炮,洪承畴琢磨着还得自己动手搜刮钱粮才行。

洪承畴的折子,在京师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的。

在双方都一万多人的野外交锋里,明军竟然挡住了东掳的进攻,这直接惊掉了众多人的下巴,这都多少年了,明军终于是可以再一次在野战中挡住东掳,而不是一败再败,只能依托坚城进行防守作战了。

哪怕这一次野外交战里,明军和东掳之间的伤亡对比差距巨大,达到了一比七以上。

但是考虑到来袭的东掳都是精锐的,而洪承畴麾下的明军,在中原战场算得上是不错,但是在蓟辽战场上其实也就很普通。

因此一比七的比例在很多明廷的大人物们看来完全是可以接受,甚至是有得赚的。

我们大明地大物博,只要能灭了东掳,死多点人算什么。

更何况,我们明廷又不是只有洪承畴一部,这还有不少的边军呢,如果给这些边军们也配属足够多的灭贼炮,干掉东掳还不是手到擒来的。

所以,这灭贼炮是个好东西,必须大力的推广装备。

至于所需钱粮,户部那边自然是一文钱都没有的,无奈之下,崇祯带头节省宫廷费用,东拼西凑凑了两万两银子,然后号在群臣踊跃捐献钱粮用于打造新式枪炮,编练新军云云。

在崇祯的大力号召下,明廷权贵们纷纷慷慨解囊,表示什么都没有也不能没有大炮,苦谁也不能苦边军将士们,哪怕是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也要资助打造枪炮。

当即多的几百两,少的几十两甚至几两银子,一共募集四千多两银子。

一群太监们实在看不过去,也是凑了个分子,把八千多两凑足了一万两银子。

然后加上崇祯私人腰包里的两万两银子,一共三万两银子。

这三万两银子按照廷议,一部分下发工部用于打造灭贼炮,一部分部分下发各部边军。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实际上大部分根本没出京畿,也没到工部下属的作坊就被漂没了。

哪怕是捐献的钱,但是也不能坏了国朝两百多年的漂没规矩啊!

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很重要的!

哪怕是崇祯的私房钱也必须得漂没,而且考虑到这笔钱里不少还是大臣们捐献的,所以这漂没额度还得再加那么几成。

你总不能让大人们真的捐钱给那些低贱的武夫打仗用……这成何体统。

于是乎很多官员们前脚刚捐献了几十两银子,回头就拿回来了上百两银子,这一来一回非但没亏,反而还赚了不少。

至于灭贼炮……

回头随便弄几门样子货糊弄一些陛下就行了。

如此一来,这事情也办妥当了,大家也得了好处,陛下也有了面子,你好我好大家好!

至于边军将士……关这些大人们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