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抄没三千万

这和他抗击东掳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祖大寿在辽东抗击东掳也是打的很拼的,中途打不过虽然也一度降清,但是不用多久就跑路继续率军抗击东掳。

打不过就投降,这没什么,正常人都能理解。

为什么投降后又反叛?

因为东掳要夺锦州等辽西一大片地方啊,那可都是他祖大寿的地盘……你东掳要抢他祖大寿的地盘,人家祖大寿肯定不干啊。

别说祖大寿了,其他辽西的将领们也不干啊!

祖大寿在辽西,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带着一大家子乃至吴襄父子这样的联姻亲族一起在战斗,辽西各城就是他们的根基。

你东掳要他们的地盘,这自然是不行的。

现在到了楚军这边也一样!

面对楚军这边让他率部投降的劝说,祖大寿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拒绝了!

区区一个所谓的陆军少将加一个辽西伯,就想把他祖大寿连带着数万辽东大军收入囊中,更要把他们辽西各将领的在辽西耕耘百年的基业一锅端。

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想要我辽西基业也不是不可能,派大军杀过来,杀个血流成河,打赢了我,拿下了山海关和锦州等地,这辽西就是你大楚的。

否则,门都没有!

都是招抚,你看看人家东掳,出手就是一个王爵,反手就是一个实封。

昨天东掳那边派使者抵达山海关劝说祖大寿归顺东掳,承诺封他为辽王,他日倘若入关后,还可以在南边选数省之地作为永封之地,实封的那种!

人家东掳这么大的手笔,你楚贼就想要用一个陆军少将就把我给打发了?

一点诚意都没有!

其实,这还是祖大寿错怪大楚帝国君臣了。

大楚帝国君臣,看在辽西的重要性以及祖大寿麾下那些精锐骑兵的份上,已经是体现了不小的诚意了。

比如准许祖大寿以及麾下主要将领保留除了大片土地以外的部分私产,给祖大寿陆军少将衔,授辽西伯爵位。

其余各将领也是按照职务和麾下兵力不等,会授予校官或尉官不等的军衔以及子爵或男爵……

可惜,这样的条件在辽西各将领们看来依旧太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