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军权制衡

如果未来有机会进入御书房,过一把参务大臣的瘾头,他还是很乐意的。

而能够入值御书房的武将,哪怕只是个协办大臣,无一例外,都是在京畿任职的武将,没有一个是在外领兵的将领。

经过以退为进后,陛下也准许了他的请辞,并调任他到金陵来任职,也顺利的进入御书房担任协办大臣。

同样的,和他一样在外领兵的黄丁权也是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人家黄丁权虽然以愚忠示人,但是不代表他是笨蛋啊。

他要是笨蛋的话,最早在伏牛山的时候就不可能挤掉一大堆人获得罗志学的信任,他如果是笨蛋的话,也不可能坐镇南阳数年,牢牢堵住了北部防线,让当时对于大楚帝国而言还算是比较强悍的陕西,中原等地的军队无法南下,确保了大楚帝国的北方安全。

如此,大楚帝国才能够腾出手来南下楚南,东进江南。

所以黄丁权也请辞了,并获得了罗志学的首肯调回了京畿。

这两个人的调职,也是让朝堂上的不少人,尤其是那些武将们松了口气。

以后罗志学会不会杀功臣不敢说,但是现在,至少陛下还是善待他们的。

同时李成通也是给他们这些在外领兵的将领们找出来了一个新的以退为进的道路。

那就是在外领兵到了统兵一方后,军衔在达到了上将无法进一步晋升的时候,依旧还有新的晋升方式,那就是回京畿入值御书房。

如此可以顺利交接军权,避免陛下的猜忌,同时自己还能参与到帝国真正的战略决策当中来。

——

对臣子们的这些想法,罗志学多少也能猜得到,其实罗志学觉得他们多虑了……

想要造反,你也得有这个本事才行!

他罗志学可是一路征战打下来的天下,个人威望大到难以想象,甚至不客气的说,只要他还活着,那么这个帝国就乱不起来,甭管是李成通还是黄丁权,甚至哪怕真的出现个元帅,在他罗志学面前也得乖乖趴着。

至于说考虑到罗志学死了以后,继承人无法控制权臣的问题,这一点虽然客观存在,但是也通过诸多方式进行避免的,比如说领兵的将领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持续变动的,通过正常的调换完全可以实现军权的顺利过渡。

最后,其实威望啊,权术谋划这些东西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大楚帝国有一个完善的权力制衡的体系,避免军队成为某一个将领的私军。

军政分离不说,而且哪怕是军权都是被切割成了好几个部分,并且互不统属。

比如募兵权这个东西,那是军政部的权限。

新兵们由军政部主导下的募兵司,并通过各省守备司令部募兵机构的配合,招募新兵,然后进行新兵训练。

完成训练的新兵,被移交给各部队。

整个新兵补充环节里,没前线将领什么事……甚至经过几次改革后,都没参谋部什么事。

同样的,军官的培养以及分配同样是军政部的职责。

但是军政部却是不能直接指挥他们作战,对现有部队的训练以及指挥,那是参谋部的权限。

而这个过程里,各省守备司令部分配了部分乙等师的指挥权限,但是这部分权限也被严格限制,其中一个是守备司令部并不是说能指挥所有在该省的乙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