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孔开康在辽东

要想调动他们,得按照民间的规矩来,和他们进行协商,然后把工作合同进行更换。

只是这一项工作不容易,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人家脑子犯抽了才会远离家乡,跑到辽东苦寒之地来工作。

因此,上头也没想着通过调动这种模式来满足大量的劳动力需求,最多就是挖来一些技术骨干以及中低级管理人员,并且钱还得给足了。

至于普通劳动力,比如说大量的矿工,那么就只能想起他办法了,比如说就地招募,又或者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招募。

孔开康去辽阳府衙门,就是为了商讨本地劳工招募一事……

但是,商讨的结果却是让孔开康很失望……倒不是说人家知府衙门不配合,人家已经很配合了。

关键是辽阳府没几个人啊……

并且对于辽阳府来说,短时间内农业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工厂啊,赚钱啊,都没有吃饱饭重要。

如今大楚帝国官方运输到辽东的粮食,运费极为高昂,但是为了避免粮价太高影响民生,这些粮食还得保持平价销售……于是乎,每运过来一斤粮食卖出去都得亏钱,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大楚粮食总公司那边已经表态了,为帝国开疆扩土筹集粮食到辽东,是他们的责任,哪怕是亏损极大,他们也会咬牙硬撑。

但是,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

等到明年辽东当地的粮食收获以后,粮食总公司就会大幅度减少对辽东的粮食输入!

大楚帝国粮食总公司哪怕家大业大,也不可能在辽东长期这么亏损下去。

因此,就地解决粮食问题,尤其是解决普通民众的口粮需求,这是摆在辽东各级官府衙门的最优先解决的问题,至于发展工商业,那都得往后靠……

其次,则是种出来更多的粮食来支持军需。

虽然说军政分离,军方也有自己的军粮运输渠道,同时第三集团军以及辽东守备司令部在当地也展开了屯垦自筹粮食的行动。

但是吧,辽东地方不能真的不管军方死活啊……

而且帝国御前参务会议里就已经敲定了下来,辽东是要作为东北大扩张的后勤基地的,满足军需粮食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辽东地方如今最紧要的任务就是种田……

而辽东当地人口本来就不多,撑死了一百万都不到,种田得大部分人口,能够腾出来从事工商业的人口自然也就很少了。

同时工业部在辽东地区摊开的铺子比较大,一口气就设立了二十多家工厂矿场,按照产能规划,少说也得需要二十万人。

并且这二十万人,大部分还得是青壮劳动力。

毕竟挖矿炼铁这些事,普通人干不了。

辽东当地可没有这么多劳动力,在地方衙门里吃了闭门羹后,孔开康虽然有些失望,但是他可不会轻易放弃,转身就去了辽东守备司令部。

去守备司令部干啥……因为他们手里头有大量战俘啊!

大楚帝国攻占辽东的过程里,可是获得了大量东掳战俘,对于这些东掳战俘楚军方面也是进行了区别管理。

里头的东掳将领,军官头目什么全部挑选了出来,这些人里头一些比较顽劣,或身份特殊的人该杀的杀,该埋的埋,比如积极为东掳效力的汉奸,主要是汉八旗里那些将领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被宰了肥田。

叛徒,永远比敌人更可恶,尤其是民族叛徒!

剩下的战俘军官们,则是被集体关押到了特殊战俘营里从事重体力劳动。

抛开军官外,其他的普通战俘则是待遇要好一些,基本上都是被编入战俘营里从事劳动,主要是屯垦为主。

人家第三集团军的将士们为了吃饱饭,都得暂时放下刀枪,拿起锄头进行屯垦了,这些战俘们自然不可能躺在牢房里潇洒过日子,都得去劳动,为自己建造战俘营房,去种田养活自己之余,养活更多的楚军将士。

而这些战俘们,按照规矩都是归属于辽东守备司令部里管辖,第三集团军是野战部队,人家只管俘虏敌人拿战功,至于后续俘虏怎么管理,和人家没关系,那都是地方守备司令部的事。

如今,孔开康就看上了河北守备司令部里的十几万战俘。

这些可都是上好的青壮劳动力,用来挖矿是再好不过了,最关键的是,还不用给工资……被军方用来屯垦种田,说实话浪费了。

只是,孔开康刚开口说起这事,就被人家辽东守备司令部的人赶走了……

赶人的一个陆军中校还骂骂咧咧:“滚滚滚,想得倒是真美,把我们的战俘要走了又不给补偿,明年二十万大吃的军粮你给我们种出来啊?”

听到这话,孔开康脸都绿了……尼玛老子好心好意提出帮你们解决一万人战俘的口粮问题,你们军方竟然还找本公司要大批粮食补偿……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但是军方态度很强硬,战俘是要用来屯垦种粮食的,你们想要战俘去挖矿也可以,把粮食补回给我们……

只要你把粮食运输过来,手头上的战俘都可以去挖矿,但是没粮食……滚蛋。

孔开康一边迈步而出一边内心里狂骂:‘本公司看起来那么像冤大头吗?’;‘低贱武夫,不可理喻’

战俘包吃包住,又要给一大批粮食给军方作为补偿,在辽东粮食价格不正常,当地粮食出产不够的情况下,军方所要大批粮食补偿,这算下来成本比去关内招募矿工还要贵的多。

出了辽东守备司令部的大门,孔开康看着阴沉,飘扬着雪花的天空,朝着地上吐了口唾沫后,然后又回头看了眼守备司令部的大门,口中道:“都他妈有毛病!”

“就连这老天爷也有毛病,又他妈下雪,天天下雪,没完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