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登陆奥斯曼

最近几年,楚军又招募组建了美洲军团以及欧洲军团,值得注意的是,美洲军团里的士兵其实并不是美洲当地土著人口,而是和楚国人一样都是美洲的外来人口,不过是欧洲人而已。

葡萄牙以及西班牙在中美洲以及南美洲地区,留下来了数量庞大的白人移民……因为人数太多,所以楚国人也不好一股脑都把他们接受了,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分化处理。

比如年轻适龄女性可以留下来,让她们和新民的楚国移民进行通婚,青壮男性则是招募从军,编成美洲军团直接把他们拉到非洲地区去打仗,并许诺服役十年后可以让他们入籍,剩下的白人移民则是又弄了不少人去非洲种植园里等。

多番处理下来,这些欧洲人留下来的移民处理的也就差不多了。

这是美洲军团的主要来源。

而欧洲军团则是更加纯粹一些,和印度军团一样都是从殖民地里招募底层欧洲青壮从军,然后异地派遣执行任务。

目前欧洲军团已经招募了四五万人,编成了五个师,异地驻防在非洲地区以及印度地区。

楚军喜欢把仆从军派到外地去执行任务,比如新成立的欧洲军团,相当多一部分被派往南部非洲、印度地区、美洲等地驻防作战。

而印度军团则是广泛派遣到非洲以及欧洲地区作战。

扶桑军团目前主要是在美洲以及欧洲地区执勤作战。

北非军团数量比较少,只有一个师,暂时在欧洲作战。

当属上述派遣也没有说固定例子,比如印度军团有十几个师呢,其中半数依旧在印度当地作战。

但是整体上,楚军高层调派仆从军的时候,更倾向于异地调遣。

扶桑第十三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调往欧洲地区作战的。

而登陆作战后,这个仆从军虽然使用的还是二十三年式火帽击发枪,装备不咋地,但是凭借着更优秀的训练以及士兵素质,同时武器装备优势也更大,依旧能轻松胜过对面的奥斯曼人。

而有了这支仆从军加入后,楚国人的正规军也就安心在后面充当督战队和火力支援的角色,进而减少伤亡了。

虽然说正规军哪怕亲自上阵打,其实也不可能有多少伤亡,但是总归是能少一个就一个啊。

帝国内部对正规军的伤亡还是比较敏感的,每年内阁那边都会有文官拿着正规军的伤亡数字喷军方每年拿着海量的军费,结果还是被那些土著干掉一大堆……

但是军方也很委屈的……我们可是在全球和几乎所有国家的土著都在作战啊,正面作战里虽然没啥伤亡,但是小规模零星的伤亡很难避免啊!

如此情况下,今天有个地方被土著偷袭干掉一两个,明天其他地方又被土著干掉一两个,这一年到头下来全球那么多地方,几十万大军派出去,一年死伤几千人其实很正常。

但是内阁就是不管你这些……逮着你几千人的死伤说事,这也是军方大规模使用仆从军的重要理由。

国内没人关心仆从军的死伤……这样军方也就能够放开手脚,执行作战的时候不用那么多顾忌了。

如今扶桑第十三师的这些仆从军们,承担的就是正规军可能出现伤亡的中小规模作战任务,尤其是一些巡逻,侦查任务等等。

正规军和仆从军相互配合,楚军这万把人推进的非常迅速,不用几天就把整个半岛给占领了,包括恰纳卡莱对岸的岸防堡垒,奥斯曼在这里也部署了一个岸防炮台呢。

拿下这个岸防炮台后,地面部队准备在海军的掩护下,进行再一次登陆,这一次是登陆达达尼尔海峡南岸,主要目标是恰纳卡莱。

这地方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位于达达尼尔海峡中部腹地,而且这一段的达达尼尔海峡非常窄,只有大概一千四百米左右的宽度……这个宽度下,奥斯曼人用滑膛炮都能封锁整个海峡航道。

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让这地方不仅仅成为了工商业汇集之地,也成为了奥斯曼帝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地方还是个历史名城……因为这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它就是:特洛伊!

没错,就是希腊传说中特洛伊战役爆发的地点。

数千年年前,特洛伊人还能够靠着这地方坚守十年,但是数千年后的今天……里头的奥斯曼人要是能够在楚军猛攻之下坚守三天,那么就可以称得上天神附体了。

因为这地方还是普通城市的模样,也没有什么完善厚实的先进防炮工事……楚国人的舰炮,三天内能直接把这座城市炸废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