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美洲城市

而伯塔城里的城市建设,在罗志学看来还算不错……至少作为一个历史不过十多年,真正高速发展不过十年左右的海外领地城市,其成果已经算是非常突出了。

同时因为伯塔城是一个全新建立起来的城市,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不用考虑任何的历史遗留问题,城市规划想要怎么来就能怎么来。

因此整个伯塔城的城市规划很不错,城市里的主干道非常宽阔……虽然其中只有中间的行车车道是水泥路,大部分还是煤渣面,但是预留的路面却是非常宽阔,未来有需求了也有钱了,分分钟就能够铺上水泥或沥青。

同时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划分也搞的比较好,两者有着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工业区里的蒸汽机发出来的煤烟污染生活区的空气。

同时为了方便上下班,这两者的距离也不算太远,同时还有着多条的路况非常不错的主干道连接,并搭配了相应的公共马车。

光看这些道路规划以及工业区规划……一看就知道当初规划伯塔城的设计师,肯定是去过松江城看过甚至是详细考察过的,完美的避过了松江城的诸多痛点: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早期规划道路不够宽敞,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极其突出,交通拥挤。

虽然在其他诸多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里,松江城是其他城市的学习对象……但是要说起城市规划,松江城往往就是典型的负面教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初松江城最开始发展的时候,是以当地的上海县城为中心对外进行规划的,当年的规划人员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这地方会变成一个五六百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了……

甚至当年规划的时候,其实都已经做了超前规划,比如当年建立的工业区距离当时的中心城区,也就是上海县城,也有着好几公里远呢……最远的更是跑到江北那一片去了!

按照常规来说,这个距离其实也够用了。

但是哪里能想到,松江城的城市规划扩张会如此迅速啊,几十年后的今天,昔日还是郊外的诸多工业区,全都变成了中心城区的一部分!

就连是属于外地县……距离当时上海都有十几二十公里的地方,如今都变成了市区了一部分。

至于交通,那就更不用说了,当时就这么点人,人家能够规划出来的双车道,四车道这些通行马车的城市主干道,其实已经不算小了……但是谁能想到,四十年后的松江城竟然有了六百多万人口,维持交通运转的骡马足足有四十多万匹啊!

人家设计师当年想破脑袋,也无法预料到今天的状况啊!

所以,时至今日有人说当年那些设计师都是傻叉,规划的什么破城区啊……人家设计师也很憋屈啊!

有了松江城这个典型的负面教材……其他后进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就会特别注重工业区的布局以及交通规划,宁愿提前规划留出一大票地方不用,也要留出足够的余量来。

伯塔城也是其中的典型,整体城市规划非常的超前……而当年的超前规划,也给了伯塔城非常良好的发展空间。

最终形成了罗志学所看见的伯塔城,一个不拥挤,层次分明,看起来很干净整洁的城市。

而且这个城市里,市中心也没有当代诸多城市里常见的煤烟……

主要是当地的工业区都在郊外,而居民的生活区也比较分散,再加上这是个沿湖城市,因此工业用用煤以及生活用煤散发出来的煤烟,不会在一片地方里汇集不散,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只要解决了煤烟污染问题,其他问题就不大了……至于人口汇集,交通问题导致的人畜排泄物问题,因为城市工业规模以及人口规模不大,所以问题也不严重。

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和松江城那样好几百万人口……而且好几百万人口还扎堆在一小片地方。

其他城市早早就吸取了经验,把城市的面积搞的更大一些,也就是所谓的扁平城市。

这有好处有坏处……但是罗志学看着前方人口没多少,但是城区面积已经非常庞大的伯塔城,心里头琢磨着,这原时空近代芝加哥里摩天大楼云集的场景,估计是不会在这个时空出现了。

这地方,现在连四五层高的建筑都没多少……地方太大,地皮又不值钱,官府又倾向于搞扁平城市,所以高层建筑在这里没市场!

高层建筑不仅仅在伯塔城里没市场,其实在美洲的其他城市,包括新金山,新丹城等地方,都没啥市场……

不像是在东亚本土地区,很多城市都因为人多地少,陆续学着松江城那边搞高层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