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汽车产业链

而皇家理工学院,就是大楚帝国工业体系的基石!

在这个基石上,发展出来了大楚帝国的庞大而复杂的工业体系,利用这个工业体系,四大汽车公司才能够搞出来汽油发动机,搞出来汽车。

而到了第三方汽车厂商这边,就更离不开工业体系的支持了。

宋二牛准备搞的汽车,除了一些技术简单的零部件比如车壳子外,其他的几乎所有零部件都需要采购……

但是宋二牛发现,哪怕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零配件,在美洲那边都无法就地采购!

美洲当地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

没办法,宋二牛只能在东亚本土这边挨个找供应商,并说服其中一些零配件的供应商到塔城那边那边设立工厂就地生产,以降低成本。

但是,那些大型的零配件供应企业可不搭理他……比如广南橡胶公司就明确表示:采购轮胎他们很欢迎,但是跑到美洲去设立工厂就免了。

就美洲那点市场,不值得他们跑过去设立工厂,这汽车轮胎工厂的投资也不低……而且就算跑到美洲去设立工厂了,但是原材料橡胶还不是一样要从南洋或南美洲运输过去。

其他的几家大型轮胎企业也是差不多的态度。

然而为了拿到北美三省的诸多政策优惠,宋二牛也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做到部分零部件在北美三省采购。

所以他退而求次,找到了一些中小轮胎厂商……大楚帝国里的轮胎厂商可多了去。

除了排名前列几家外,还有十多家中大型的轮胎厂商呢,毕竟大楚帝国里的马车可多了去,对马车轮胎的需求量也非常大,所以催生了大量的轮胎厂商,他们的轮胎虽然和大厂的比起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并不是说不能用啊……而且还更便宜呢。

最终宋二牛和一家中型的轮胎厂商,西湖橡胶公司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双方签署独家轮胎供应合同十年,西湖橡胶公司则是承诺在北美三省设立一座轮胎工厂,确保轮胎供应。

双方之所以能够达成合作协议,宋二牛方面的因素只是小部分,主要还是西湖橡胶公司最近四五年混的不咋地,马车轮胎业务被竞争对手打压的越来越惨淡,花费重金研发的汽车轮胎,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挤进去任何四大汽车公司的供应链了,只能为几个第三方汽车厂商小批量供货。

而那几个第三方汽车厂商,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规模非常小。

对比起来,宋二牛这个美洲第一富豪预计投资至少上百万搞汽车工厂,这已经是他们目前所接触到最好的合作对象了。

西湖橡胶公司,也想要在已经呈现腾飞之势的汽车产业里分一杯羹啊,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前面几家轮胎大公司大口大口吃肉而无动于衷不是。

相对发动机以及变速箱这两大核心产业里,被四大汽车厂商高度垄断不同,轮胎产业的竞争要激烈的多。

轮胎企业为了挤进去已经推出整车业务的三大汽车厂商的供应链里,那可是各显神通,就连还没有整车业务的李氏动力公司,都被前面几家的轮胎厂商视为必争之地!

哪怕一辆汽车还没有造出来呢,但是李氏动力公司就已经敲定有了两家轮胎供应商……其中之一就是广南橡胶公司。

然而下头的十多家中型橡胶轮胎企业,他们的日子就比较难过啊,四大汽车厂商的供应链根本进不去,军用汽车供应量也进不去,最后只能找第三方汽车组装厂进行合作了。

但是目前的第三方汽车厂商虽然众多,根据工商注册登记信息来看,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有五百多家所谓的汽车整车制造商,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闹的小作坊,年产量超过一千辆的只有那么少数几家。

而宋二牛搞的美洲汽车公司,先不谈能卖出去多少,但是他们工厂的第一期工程,却是按照年产五千辆的产能去设计建造的。

五千辆似乎也不算什么……但是只要开头顺利,未来未必不能做到上万甚至更多的产能。

因此,西湖橡胶公司还是比较重视这一次合作的,为此不惜跑到美洲去建厂……

当然,去美洲建厂后,生产汽车轮胎其实只是小业务,主要的业务应该还是生产马车轮胎,到时候就算汽车轮胎业务黄了,依靠美洲当地的马车轮胎业务也能赚不少钱。

这些海外领地市场,那些大型轮胎企业看不上,根本不可能跑过去建立工厂,但是对于西湖橡胶公司来说却是能看上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