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3页

岳遵轻松道:“辛苦你了,以后可能还有一些临时任务交给你来处理,你可别嫌我麻烦。”

苏韬打趣道:“专家组那边每个月不是发放津贴吗?多给我一点津贴,我干活自然有劲。”

岳遵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那点津贴你也在乎吗?跟你的身家比起来,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苏韬微笑道:“蚊子虽少,但也是肉。我的资产看上去很庞大,但其实一分钱都不属于我,都是全体员工的。相对而言,通过我的努力,自食其力赚来的钱,更有满足感。”

苏韬说的倒也是实情,三味集团现在发展迅猛,但苏韬至今没有从中拿出一份钱,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在他看来,每一分钱都是要继续投入到集团的扩张和下一步规划之中。三味集团严格意义上,还没有真正地实现盈利,若不是越智浅香继承的遗产输入岐黄慈善,三味国际在很多领域的投资,都将陷入难以为继的状况。

岳遵笑道:“如果你加入专委会的话,以后津贴会上涨,每个月加上原本的基数能达到八千多元,换做平常人也够用了。”

八千多元的收入,在燕京算不了什么,但在汉州这种三四线城市的话,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

苏韬的那张津贴卡,暂时还没有机会看过里面的金额,应该是一笔客观的数字。

因为苏韬前后两次随团出国访问,像这种额外的公务补贴,一次起码有五六万,加上苏韬还有立功表现,专家组会根据事实情况以现金的方式加以嘉奖。

“专委会成立之后,国医专家组应该还有将其他变化吧?”苏韬觉得时机不错,顺势询问岳遵。

“现在全国每个省份每个市都有专门的干部保健机构,虽然各级专家人数众多数量庞大,但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机构。”岳遵语气突然变得凝重,“按照我的意思,要将这些专家全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详细的资料库,不仅可以成为中保委专家组的人才储备库,同时也可以将国医专家组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

苏韬没想到岳遵竟然有如此野心,如果他的构想真的能实现,对于整个医疗系统的医生而言,的确是一件好事。

目前国内医疗系统,医院的名气,往往高于专家人才的价值。一个病人想要治病,第一反应是去什么医院,而不是去找什么医生,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面临着这么个困境。明明有些实力不错的专家,却因为医院的缘故,默默无闻。

但归根到底,治疗疾病的关键之处,还是在大夫的身上。

苏韬赞叹道:“师叔,你这个想法很好。尽管国医专家组每个成员的实力都得到认可,但不得不承认,华夏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很多高手在民间,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才拥有谨慎通道,这对于华夏医疗系统的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好事。不过,想法是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执行!”

岳遵笑着说道:“让你进入专委会,就是想让你担起这个责任。你比其他人执行此事,更有优势。你现在正在进行国企医院改制,会和很多地方卫生系统有接触,执行专家库搭建,正好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