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0页

苏韬知道已经点燃了崔浩明内心的冲动,只不过是象征性地谦让一番。

苏韬站起身,朝崔浩明很认真地鞠了个躬,“崔老师,以您的人品和学识,担任这个职务,完全实至名归。说实话,我一直想要寻找这么一个关键人物,今天你跟我提出这么多想法,让我茅塞顿开。”

现在三味制药虽然已经有了好几个国医专家,但还是缺少像崔浩明这种在专家组混得脸熟,有一定号召力的专家坐镇。想这些人每一个都是无价之宝,苏韬当然是能拉拢就拉拢一个。

关键崔浩明提到的行业峰会,这让苏韬非常感兴趣,现在中成药在国内缺少严格的行业标准,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同时能够走出国门,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来指定相应的标准。

现在国内中成药制造企业鱼龙混杂,不少小的药厂拿了个配方,就敢做一些没有经过严格制药审批流程的中成药,这种跟风的势头,不仅造成大厂的损失,而且还造成很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三味制药虽然建立的时间很短,但现在已经进入国内前五的位置,有资格也有必要,将这个行业规范一下。

苏韬之前觉得太仓促了一点,没必要这么快就太过高调,但今天得到崔浩明的指点,他突然意识到其实自己已经有资格对规范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崔浩明连忙扶住苏韬,对苏韬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笑道:“没必要行这么大的礼啊!这样吧,我先试试看,顺便帮你物色有没有更好的人选担任团长这个职责。”

苏韬很欣赏崔浩明这种谦逊的性格,沉声说道:“在我的心目中,你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当然,如果有足够优秀的人选,还请崔老师帮我们拉拢过来,现在三味集团是求才若渴。至于待遇的问题,你也不要担心,绝对是行业内最高的标准。”

崔浩明挥手哈哈大笑:“三味制药的薪资待遇,我还是有所耳闻的,其实我有两个学生就在你的公司工作,其实医疗行业跟其他行业一样,圈子并不大,一家企业好不好,大家都会互通有无。老实说,我对岐黄新城也特别感兴趣,已经聚集了不少高校了吧?”

苏韬对崔浩明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是一个对行业动态很了解的专家,不仅自己的医术高明,而且还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进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也正是自己现在需要吸纳的人才。

一个庞大的企业,不仅需要一线的研究型人才,而且还需要这种对宏观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认识的人才。

崔浩明对国内医学发展洞若观火,也看中了中医及中成药的成长趣事,他的电脑里有好几篇最新的论文,都是研究国内中医领域的课题,暂时没有对外发布,是觉得还需要酝酿一段时间,等到恰当的时机才发表出来。

苏韬内心还是挺激动,其实与崔浩明这番深入交谈,远比拿下那几个亿的订单,还要让苏韬感觉到精神振奋。

一方面,崔浩明的确是个人才,可以利用他在行业内的号召力,推动中医药在全国的普及;另一方面,崔浩明对苏韬的认可,让苏韬坚定了信心。说到底,苏韬在经营自己的中医帝国过程中,属于盲人摸象、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前路究竟如何,但崔浩明作为一名专心研究西医的专家,他认可了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这让他感到仿佛在一片混沌的天地间,突然看到了一缕星光。

崔浩明和苏韬还真是一拍即合!两人在房间里聊了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直到姬湘君过来提醒,崔浩明想起自己还得到苗老那边看看,才跟苏韬依依不舍的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