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所以司磊的封地占据地利,相当于南北中转水港,只要稍微治理就能火大一等一的好成绩。获利十倍。

“皇叔又为元帅下臣,自开走商,无论水路还是陆地,南北商济都需两主协调才能顺行。”

李黎也道:“元帅既知与北域商济密不可分,吾敢问除吾弟阿文鲁莽之举得罪您,吾北域还有何得罪之处?”

此番话让谢氏纷纷暗地冷哼,岂止得罪根本是狼子野心,若不是谢主,恐怕天京不是黄莽就是北域的阶下地。还不如他们谢氏来占,谢氏毕竟是中原人。

大晋二百多年一直将南域当做流放之地,但流放的都是中原人,所以天京被谢氏统治要比胡人好百倍。

岂是异族能比的!

知情的人都知道耶律太子有意避重就轻,他来时态度强硬不容渝平的态度,如今又改态度,实在耐人寻味。

谢兰芝却知李黎这是听了小姑娘的意见,虽是朵桃花,但这朵桃花却不是傻子,知道主次之分。

从一位领袖的态度,他能保持理智开放的态度足令人不容小觑。

不过,谢兰芝眯了眯眼道:“耶律太子南北域不该避讳旧怨,若哪天我南域与您修好,仍被私憾又当如何?做生意与结盟讲究的都是诚心,你我隔阂的这点切不可忽视,倘若拈轻怕重当什么都未发生,那才是令本帅寒心。”

此话直令耶律李黎双目一顿,他望着谢兰芝手中的酒樽,开始沉思,方才她已喝了不少,喝那么多仍不见醉意,竟还能如此清醒跟他讨论南北域症处。

看来谢主也开始注意分寸。不像从前,他北域派出的使者几乎有去无回,甚至常被谢氏商人坑走牛羊。

真是一点诚信都不守,若不是他们坐拥着最大的粮仓,谁都不会低声下气跟谢氏走商。因为谢氏全是些背信弃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