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李令李进父子大力推荐:“元帅,凤宁殿下, 科举试颇受读书人欢喜, 臣等认为可向天京推广。”

谢氏闻言无不惊喜, 当下谢昌望站出来说:“元帅李大人们所言极是,科举试对天京选拔文人好处极大, 不如就由谢氏协助科举推行。”

司栖佟并未有态度。

谢兰芝却摇头:“科举试在九晋已有小成, 再搬来天京重新定点太费时间, 谢氏文人参加科举都去边城随乡入俗。”

言下之意别什么都让人为谢氏量身定制,谢氏没本事撑不起科举。

谢昌望尴尬退回去。

京臣们无不荐试,已开始提议设立殿试。

背后有司栖佟在, 科举的推行倒算顺利,算是正式见天日开始往下选拔合适的人才。

天京横空推出科举试, 已为不少读书人所知, 只因半年前科举试在读书人的圈子一直流传, 为读书人追捧, 甚至读书的门槛也一压再压,如今连普通人家都有资格入朝为官。

今年司栖佟更是推出一百个空缺,参加天京科举试的人总共有三千。还另设一门步荐给预备人才,预备是半官身,每月有粮发,一旦正位空缺会优先取步荐的人才进朝。

而正式入官的人也不轻松,若三年内各项够不到标准,则会被调离原地由预备代替,虽不会被辞,但基本升官渺茫。

升不了官得也是过不得五年要被淘汰,此处彻底根除一个官位一人占二十年一方懒政的弊端。

而短期任内的官员留察,若处政能力合格,可连任。连任期间政绩优异,可直升。

司栖佟往实干方面化用,不仅提高为官的素质,还从一定程度杜绝冗员。大晋从前的预备官选都是士族门生,多数盘踞在小地方。如同蛀虫一般成窝将旧朝挖空。

如今小地方任官更加严格,放从前是宁愿花钱也不去,如今就算花钱也无用,甚至还有大把人挤着当官。因为不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