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至于前两道,司栖佟唯有无奈评价:捣蛋!

最后一题才是关键。

谢氏学子一个个抓狂, 但也有人做出来。

这三题不到二个时辰, 所有人都交卷了。

李令和赵公明反倒好奇答案,向司栖佟询问答案:“殿下,第三题具体该如何答?”

司栖佟道:“符合逻辑即可。”

其实两位大人也答的差不多。只是对从未处理公案的学子来说,就有点困难。他们大多数只接触四书五经,对第三题这种运用理畩澕论与实事却不太擅长。

谢兰芝专门淘汰只会四书五经的学子,所以三题因人而异也非难题。

李令赵公明, 到司栖佟手里, 三轮审批, 最后只剩下十个人。

一甲文首正是第一位交卷的学子,包友天。

下午红榜挂上, 包友天为第一届科举状元, 着红袍, 骑谢氏白马开始簪花游街。同样武试不出意外,谢颖当上武状元。

武试被谢氏包圆,导致谢氏内卷打得不分上下, 结果谢颖仍脱颖而出。

天京百姓也有子弟参与,所以百姓大街小巷对科举津津乐道。

因为入选的十名有一位是百姓子弟, 第三甲, 名字还不好听叫王二狗, 李令嫌弃不雅, 给王二狗取名王斐。

王斐是吃百家饭长大,能够读书全因胡子巷口无子的老夫子,老夫子死在天京事变,他便靠写字为生换点粮食。

如今科举试第一届,他运气好赶上考,正好在三千人中拿下好成绩。

大街小巷的百姓无不认识王斐,仍还用二狗二狗的名字叫他。

他也笑着回应:“阿伯阿婶谢谢你们这么多年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