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胡匈百姓和胡匈贵族们不同,他们不懂得几个字,什么大道理都通过父辈们口述理解,从未有这样的话本,只要认识百个字就能看懂其中的内容。浅显易懂,比书堂里的先生要教的好多了。

甚至有的胡匈百姓家的孩子,因为大公断案之三则故事,爱上读书。可惜再没有类似浅显易懂的行文让孩子看懂。胡匈百姓为此十分遗憾。甚至有人已经在想象原来南中原的百姓家能读到那么好懂,又能让人好学的知识。

而且还是贵族子弟写给百姓开智。

不像胡匈国只有贵族有资格识文断字,他们寻常百姓知道姓氏就已经是殷实之家。

原来南中原并非大家想的那样处于饿殍遍地,人相食那般战乱。因着这三起大公断案,打破胡匈百姓对南中原固有的刻板印象。甚至还激发出美好的想象,就如他们的先祖还在大沙漠荒地时向往中原的地大物博,不愁吃不愁喝。能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然而想象都是美好的。他们进入中原后,也没过几天好日子。一切都和美好的想象不同。

贵族们入中原后,底层并没有享受到入驻的福利,分了田地不会种,然后卖给贵族由贵族手把手教,教着教着,田地就变成贵族的。粮食丰收,他们喜悦,然而下一刻,所有的粮食都要堆在贵族们的粮仓内哪怕喂胖田鼠,他们都不能多拿一粒。

而他们仅仅是吃到一顿饱,就该感恩戴德。不能再肖想更多,否则就是对贵族的不敬,对大王的不敬。

从未像南中原那般,实事求是,敢于对贵族的残暴行径进行抨击。并且还受朝廷嘉奖!

胡匈贵族们万万没想到民间如此追捧大公断案,而且大公断案杀得都是官僚子弟,南中原竟也广泛传播,难道就不怕被底层揭竿而起吗?

抱着这个疑惑,贵族们也开始读大公断案。到底是什么读物能引起民间如此大震动?

贵族们读完后,立即勃然大怒,指着大公断案乃是以下犯上的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