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黄禹特地拍着拍谭西县令的肩膀,暗示的意思十分明显。谭西县令也终于明白了,他要上京,就得带着自己女婿上京,如果他的女婿还是像现在一样带着陋习上京,京城的达官贵人那么多,女婿得罪人,反而更会牵连到他。

谭西县令立即感激地朝黄公公点点头:“国与国法,家有家规,下官的家人自然得以身作则!”

话毕,容铮终于在中间的账簿,撕下着一页,这是特地挑出来的一页。

她将纸张丢给着谭西县令,谭西县令赶紧伸出手捡起纸张。

容铮吩咐道:“上面的人都处理着。”

谭西县令看见里面的名字,多数各地的衙头和师爷,并且还是和乡村里正有亲家的衙头,旁边还有一个熟悉的笔迹题着这些人的罪名:里正私通官衙,骗卖村中良田,逼迫良民失地成为租赁下民面。

这个下民面在大

燕国的意思就是没有田地的人。如果再没有大燕国户籍,就是流户,或者被称为野人。

这一个弱势群体注定是永无出头之日,不能参加科举,不能种田,他们大部分会成为乞丐,要么年轻力壮的野人会落草为寇。

河间府周围的山头之所以会有多山匪,很多都是野人的后代组成的。

容铮瞧着十分头疼,虽说大燕国已经有过人口普查,但没想到武帝时代,还是有那么多三无住户没有得到身份认证。

即便他们却交着税赋,也只是个流民面。

一旦发生战争他们也是第一个抓去当兵的。他们付出那么多却没有一个平等的待遇,在她看来这是非常的不公正的行为。

这些群体需要有一个人为他们正名。

容铮暂时将大燕国这个漏洞记了下来,她现在能处理的地方只有河间府,整个大燕国还不知道出现多少类似三无住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