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当时舆国卫国兵强马壮,处处对燕国围攻。那个时期的先帝还能勉强抵挡的主,但还是只能勉强打个平手。

这样让当时还是太傅的父亲就建议维持平衡,可保十年安然无恙。

先帝没有搭理父亲,他采取了容王的策议主动讨伐两国。因为那时是舆国和卫国共同设计的九州鼎平原的战争。

那块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九州鼎平原,谁就具备一统天下的资格!

然而容王去了后再没有回来,但他也为大燕争取了喘息的二十年的时间。这段时间的和平是他亲手打下来的。

当时朝廷上下都赞誉容王的先见之明,但也惋惜容王迫于形势不得不主动抛头露面而壮烈牺牲,而这一次的抛头露面,他的下场已经注定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千秋拓还记得自己的父亲伤心之下辞官了,直到去世的那天,父亲才告诉自己,他当初的计划是让晋王先登位安内攘外,稳定局势,容王则负责对外扩张,等容王破了九州鼎的三百年分而不合的诅咒。

容王到时候直接是三国的帝王之主,所以让晋王在一国之位登基又何妨。到时候大燕统一了三国,大燕朝就划给晋王管理。

而晋王也只满足于大燕。

届时,容王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就,并且载入史册。

结果大家都没想到,舆国和卫国会突然发难,当时朝中无人能抵抗九州鼎大战,只有容王有这个实力,所以百官所向的他自然被形势推着走。而一个人终究无法逆流而上。

千秋拓没想到都二十一年了,他再想起父亲的话正是验证了父亲的猜测,先文帝留下了继位隐患,一直延伸到了皇室二代人的身上。

如果这一代还没处理好,也许先文帝留下的皇位隐患会持续三代甚至是无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