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页

以至于后世称这段历史为“锄刀起义”。

这让少渠县令吓坏了,他不怕打到少渠来,倒是怕陛下责怪他作为大省会的县令,居然没有官吏住少民。可别国的少民也不归他管啊!

少渠县令十分的心虚,哪怕战火没有到少渠,他也非常的心虚,因为小国少民反抗的武器可是从他们燕渠省会出的。

他也万万没想到燕渠的一个小小的锄头,居然能在各个小国激发如此大的动荡和影响。

想到影响,少渠县令灵机一动,他就想既然燕渠省会影响所有的少民,那他如果通过省会对小国少民进行谴责是不是可以让他们动静小点?

少渠县令抱着这个侥幸的心态去试试了,当天他给少渠大县城的少民发了通告,批评小国少民引起战乱影响燕渠的少民。

希望少民们少和他们来往,力保自己家人安全,并且他还着重强调:“尔等乃凰皋女皇陛下治下子民,岂能自降生与蕞尔小国落草为伍。”

不得不不说少渠县令果然是个人才,他通过提高燕人少民的身份让燕人少民自动跟周边小国少民划清界限。

这一举得到了良好的成效。少渠的少民们纷纷联合起来不再对外借锄头菜刀。

刚好小国的少民们也随着反抗冷静下来了,但他们既然反抗就不可能再继续以某个国土自称某国野人了。他们纷纷拉着自己的地盘自顾自地宣布加入少渠,并且成立“少渠外渠”县会。

由于这些小国少民自觉自己这些地方不如燕少民的省会的级别,所以甘愿为下邦取了一个县会,并且少渠外渠就相当于自立臣服于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