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奏折风波

束鹿榜 作家g1zccw 1378 字 3个月前

尚成捷将唐通申报重修广济桥的方案,署上名做为兵部的折子,先上交内阁.其他的折子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地考察,怎经得起推敲.经初步认定只有兵部和工部方案,相对于其他部门和个人都要突出得多.

工部的折子能脱颖而出,主要是曹疏力推的结果.只是在原址加高桥基修建广济桥,修桥的费用要二十万两银子,省掉了重修引路的费用.懂行的都知道原址地势太低,就是不被冲毁,也会有淹没堵塞的危险,只要被淹定会追加维修费用,但工部的折子对此只字未提.

而唐通的折子是经过一番心血,就拿选址来说,最是切合实际,就是行家来鉴定也是让人折服,这方案让人无可挑剔.

两下一比较,唐通的闪光处突显出来.面对这样局面,内阁首辅曹疏与内阁次辅秦允厚商议后,拟个条陈让嘉庆帝裁定.

这日嘉庆帝在勤政殿议事,其他的事项商定后,曹疏奏道:”关于修建西定门广济桥方案,内阁认为有二套方案,较为突出,请皇上定夺!”,说着递上条陈.

嘉庆帝认真地看了一下,好象想起了什么,不由问道:”这唐通是谁?联有些印象.”.

曹疏早就做好功课,流利的答道:”嘉庆三十三年,唐通率百人队出长城,千里突袭,奇击柔然骑兵,斩获柔然一悍将,救下辽东总兵的殷季褚,皇上当既点名晋升千总官.”.

嘉庆帝马上想了起来,有些不明白地问道:”广济桥与他有什么关系?”.

曹疏马上回奏,”唐通现任西定城门尉,这事在他职权范围内.”.

嘉庆帝明白后彼为着急地问道:”他的奏折呢?”,内阁次辅秦允厚马上将唐通的奏折呈上,嘉庆帝这回看得很仔细.

嘉庆帝边看边说道:”文笔不错!是他自己写的吗?”.

“是的!我分管兵部见过唐通的谢恩折.”,秦允厚不忘回话.

看完后嘉庆帝对秦允厚说:”那秦爱卿说说你的看法.”.

秦允厚是个万金油,不愿得罪曹疏一党,圆滑地说:”唐通的方案好是好,但银子花得太多,工部的方案不到他的一半.”.

嘉庆帝没吱声,又拿起唐通的奏折在看.内阁大臣左都御使骆颜觉察到皇上的心思,马上出列奏道:”皇上!兵部的方案多了修引路和拓宽山间大道,臣原地考查过,光这两项是三十万两办不到,臣赞同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