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一语惊醒梦中人!

华山可是一直座巨大山脉,华山派也只不过占据了以玉女峰为核心的一片山头,还有很多势力空白地区建了不少道观庙宇。

怎么说华山都是有“第四洞天”的称号,又是全真教一脉的重要分支所在,还真有好几家道门旁支在此落地生根。

之后林沙除了给那帮兴致勃勃求学若渴的华山弟子指点武艺之外,其余时间都花费在拜访这些华山大大小小的道观之上。

这时代的道士还是很有职业素养的,起码在道家学术方面的水平绝对不差。

他一路拜访的道观,无论是香火旺盛善男信女往来不绝的大道观,还是地处偏僻门听冷清之极的小道观,里头的带冠道士都是有真材实料的,起码指点林沙基础道家理论不成问题。

当然,道士们也是要吃饭的,自然也少不了看人下菜这一陋习。

所幸五岳华山派的名头当真好使,作为华山最大地头蛇的华山剑派的贵客,自然享有隆重的贵宾待遇,无论在哪家道观都很吃得开,那些“道家高人”们也很愿意为他答疑解惑。

因为自觉是个门外汉,他也不清楚各家道观的道士水平到底如何,所以他干脆采取了一个十分费劲的笨法子,就是每一处疑惑都拿到几家道观去问,然后拿着答案对比研究。

一个月时间,足足一个月时间,让林沙在道家基础理论上的水平飞速提升,再也不是之前连本道书都看不懂的半文盲水平。

不过也就是这样了,道家典籍那是出了名的深奥难懂,而且道门支脉又多得让人头疼,不是某一支脉传人的道家弟子,有些东西的奥妙根本解释不清。

那些混账一些的道士随便糊弄,也不管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负责任一些的道长则是老实表示不懂,或者直言他们的理解不一定正常,最好能找到这一支脉传人直接求教。

他时常因为某本道书上的句子感觉莫名其妙,就是询问了多家道观当家人后,心中的迷糊更甚都不知道该相信哪家之言为好。

有时心中烦闷得紧又不知如何排解,他又是个自制力极为强悍之人,轻易不肯将自己的真实心情暴露在外,因为这样意味着危险。

还是某处山林偏僻处的一位老道隐隐看出了问题,指点他可以多多饱览壮丽的自然风光,道经上不是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吗?

既然如此,何不多多亲自自然感受自然,说不定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哪天就突然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