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心又不是傻子,恰好烈阳书院中就不乏权贵子弟,经过他一番有心观察,无论行事做事还是考虑事情的角度,都跟江湖草莽完全不同,这也是他一直耐得住心中焦躁,直到现在才赶赴金国准备冒险认亲的主要原因。

按林相公的话说就是,连亲生儿子杨康心里想的什么都不清楚,就以为他得闻身世便会立刻回心转意,抛弃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甘受“贫苦”生活,这样的例子可能有但绝对少之又少,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如果”上。

林沙如此言论,杨铁心初闻时自然很不高兴,可是后来自己仔细一琢磨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为此他特意花费足足大半年时间,观察书院中的权贵子弟,从其一言一语中想要观察出他的心中所想,别说还真有些成效。

可最后总结出的结果,却让他心头瓦凉瓦凉的,之前的热切一下子消失怠尽,取而代之的只有深深的无力和无奈。

在那帮权贵子弟心中,什么都以“利益”二字衡量,读书要用“利益”衡量,交友也要用“利益”来衡量,娶亲更是要以“利益”为重,做出取舍同样还是“利益”当先。

通过丐帮的关系,他也能时不时得到一些有关杨康的信息以及所作所为。

结果他苦闷发现,杨康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名利场中人,所思所想也全都是“利益”驱动,他要是贸贸然寻上门去,估计不是闹得不可开交就是他无声无息从人间蒸发,不会再有第三条路可选。

当然,从丐帮弟子传回的消息可知,杨康倒也不是没有情义,他对母亲包惜弱至孝,对养父完颜洪烈尊敬“父子”感情深厚,只是生在王府之家就必须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否则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可越是如此,杨铁心心中的苦闷更甚,有段时间他都心生动摇,要不要去认回杨康这个儿子以及将妻子包惜弱带回家乡?

不过,无意听到林相公与人讨论朝廷大势时的一番言语,却让惊地手脚发软浑身冷汗直冒,下定了前往金国国都尝试一番的决心。

……

见郭靖一脸担忧,杨铁心从思绪中清醒过来,微笑着宽慰道:“靖儿不必担心,叔父不会冲动胡来,心中早有一套成熟想法,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而已!”

郭靖闻言眼睛一亮,脸上带笑振奋道:“哦,没想到叔父心中已有计较,不知道可否告之小侄一二,到了金国国都后小侄也好搭手配合!”

说话的同时,脑中不由自主想到临出发前,林相公跟他说过的话。

“郭靖别急着返回蒙古,以你‘金刀驸马’的身份,你母亲自然有蒙古高层派仆人照顾。反倒是你杨叔父此行前途未卜,说不定还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