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手段稍嫌卑劣,不过正如林沙所言那般,军中的规矩改变又不是针对柴绍一人,他自己承受不住也怪不得他人。

当然,林沙是万万不会承认,之所以改变军中训练规矩,却是在见到了柴绍的调动命令之后。

林沙问心无愧,起码在他看来,柴绍虽然受不住军中苦楚主动离开,可柴大少又不是没有得到好处,实打实的一流颠峰实力,这就是他在军中磨砺近四月的成果,也算是有付出就有收获的最好明证。

柴绍又不是他亲儿子,凭什么要堂堂的北中郎将时时迁就刻刻挂心?

……

说来说去,柴绍尽管家世不凡,可在眼下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

因他引起的丝丝波澜,很快就在幽州军中消散无形。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间又是半年时间过去。

有林沙坐镇,幽州隋军一片平静波澜不兴,就是整个幽州的形势,都稳定得几乎没起一点风浪。

就是两次让隋军百万雄狮无功而返的高句丽,似乎也知晓距离大隋第三次远征不会太过久远,除了与大隋的正常贸易之外,就没再出什么妖蛾子。

当然,不是说高句丽不会动歪脑筋,在双方同时休养生息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也不是没派遣过小股精锐人马入境袭扰,可最后结果都不怎么美妙就是。

林沙组建的幽州铁骑上万人马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严密的防御体系以及通信系统帮助下,每每有高句丽小股人马入境袭扰,迎接他们的都是几倍数量的幽州铁骑。

一次二次的还不算什么,次数一多高句丽受不了这种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憋屈局面,而且损失也不小的说。

在这种小打小闹的游击袭扰战中,不到一年时间损失精锐人马超过五千,高句丽也是醉了。

林沙还是玩起了老办法,一月想朝廷汇报一次战果,等到年终之时再来次总结。尽管这手段不甚高明,可却胜在对隋帝杨广的胃口啊,两次在高句丽脎羽而归的经历,让他对高句丽尤为痛恨。

幽州军自是受到了朝廷褒奖和封赏,总之幽州军上下个个满意人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