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如此,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依旧在夺嫡之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压得李世民喘不过气,最后不得不行险一搏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这可不是明清时期,单单依靠皇帝李渊的力挺,就能够将威望极高的李世民彻底压制,要是自身没本事一切都白搭。

可见,李建成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而李元吉英勇善战,为人果决十分精明,无论是历史上的评价,还是大唐世界中的表现都十分出采,也是难得一见的年轻俊杰。

可以说,李渊三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少了哪一个都不是世界末日,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个顶替。

也是因此,林沙没有直接干掉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估计已经被慈航静斋那帮尼姑看上,作为“天定英主”的最大热门,不然身边也不会跟着三位一流颠峰实力的和尚暗中保护。

而李渊似乎也有意栽培这个二儿子,此次雁门关解围竟然就这么大大咧咧让个还是白丁的二儿子出来捞资历。

作为世子的李建成会怎么想?

林沙没兴趣费心猜测,不过他会让李建成按照他想的那样,跟李世民提前掐起来,先让李阀内部来个激烈内斗再说。

还有李元吉那小子,是个炮仗性子,之前他在长安时就亲身体验过,正好也一并拿来给李阀内部捣捣乱。

当然,这些都只是小道,更确切一点说对李阀虽有妨碍,可是妨碍并不会太大,因为此时的李阀核心是李渊,至于他的三个儿子想要抢班夺权,起码还得再努力个几年时光。

唐国公李渊,眼下正担任河北和山西抚慰大使,率军在两地大肆清剿叛乱,捷报频传倒是把身陷险境的隋帝彻底忘在脑后。

从这也可知晓,李渊并没把杨广放在眼里。

事实也正是如此,好似李阀终于成功顶替杨氏皇族在关陇军事集团中的代表地位,此时双方已经势如水火矛盾表面化,李渊便大大咧咧将心思暴露在阳光之下,偏偏杨广拿他还没什么办法。

三次远征高句丽,尽管严重消耗了关陇军事集团的实力,可杨氏皇族的势力跟声望也是一落千丈,杨广再也不能做到像刚刚登基那会指点江山大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