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跟荣府和王氏,或者说贾宝玉没什么关系,贾珠之前不也没上庄子学堂,而是就在家里由请来的老师教导,不也一样成了举人么?

可问题是,架不住族里的小子一个个成才了啊……

有庄子学堂这个标杆摆在那,京都贾氏族学早就被比到泥地里去了。

几十年时间,除了出了贾敬这么一个进士外,贾家族学竟是连一个秀才都没有考上的。

如此垃圾的教学成绩,要不是贾代儒在那里强撑着,舍不得族里每年给族学提供的物资钱粮,只怕族学早就自行解散了。

贾氏族学如今只有小猫三两只,还是族中家里实在穷困,又特别腻爱孩子的家庭,为了族学中午的饭食糕点,还有免费提供的笔墨纸砚,只怕偌大的族学只有贾代儒这个教师孤零零守着了。

与族学的惨淡状况相比,红楼原著中那帮族学里的熊孩子们,此时大部分都在郊外的庄子学堂里待着,那里对族人也有特别的物质优待。

可不同的是,那里的老师可不会对这帮熊孩子客气。就连贾珍和贾琏这对堂兄弟都被整得哭爹喊娘,几乎是跪着从学堂毕业的家伙,都没有躲过荼毒,何必一般外八路的族人,以及族人的亲戚?

像什么金荣啊之类的,在庄子学堂度过了水深火热的五年学习,竟也在十三岁时考中了秀才。

像是贾瑞和贾芸什么的都早早中了秀才,尽管之后没有再继续考举,却也在家族产业中混了个不错职务。

这些族中小辈的成才,对王氏的触动还不是很大,以她的奇葩观念,只是认为以荣府的门楣家世,贾宝玉就算不读书考举也一样活得滋润。

可当赵姨娘生下的庶子,小小年纪的贾环,竟然在九岁之龄便考中童生,得到贾政一番大力夸赞,甚至还奖励了不少的好东西后,王氏终于坐不住了……

第1833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因为贾赦的关系,膝下十几个儿女几乎个个都拿得出手,引得一想不服输的贾政羡慕嫉妒恨,对自己膝下少少的三儿两女十分看重。

贾环的处境,就比原著要好得太多,起码他在三岁时就启了蒙,等五岁时候又被送到郊外的庄子学堂。

尽管王氏暗中百般手段齐出,赵姨娘和贾环的日子并不好过,可这对母子有了前程可期后,爆发出了极为坚韧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