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西川一条都江偃,直接造就了一片丰饶平原么?

甚至到了现代,都江偃都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见水利工程只要做得好,对田地改造的帮助之大十分惊人。

他之前早有想法,只是修建水利工程不比修路搭桥,效果来得没那么明显,而且基本上水源之地都掌控在地方豪强手里,想要叫他们主动分出好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刺史部可以下令强行推动,林沙有这个实力,也有这样的手段能够让地方豪强老实听话不折腾。

不过琢磨一阵,他觉得没这个必要,非要把自己和刺史部弄到风头浪尖之上,还是顺其自然慢慢来的好。

林沙明白民心不好凝聚,百姓往往看到了实慧,觉得对自己有好处才会热心追随,像是大修水利这样的事情,好处没看到先要得罪地方豪强,很难指望不敢出头的百姓会踊跃跟随。

有了如此考量,林沙便熄了带百姓一起玩的心思,干脆就直接鼓捣三十万黄巾俘虏的屯田事宜。

等到豫州百姓发现了大修水利工程的好处,自然会提出请求,让刺史部帮忙牵头疏通地方豪强的关系。

……

就在整个豫州陷入寒冬之季时,刺史部一声令下,二十万专门用做吞田的黄巾俘虏立刻行动起来。

通过从雒阳朝廷专门请来的水利建设人才规划,一条条宽大沟渠从黄巾俘虏所在田庄朝水源地或笔直或弯曲前行,以惊人的速度不断靠近水源地。

这次的工程事关三十万黄巾俘虏安置,刺史部早就把消息传得满豫州都知晓,特别是可能发生纠纷的地方豪强都招呼到位。

事关三十万黄巾,就连雒阳朝廷都相当关注,一些涉及到自家田地的豪强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老实听从刺史部的安排,任由黄巾俘虏们将一条条宽大沟渠从他们手头田地之上扫过。

这么大的工程,刺史部硬是没有向地方豪强摊牌一分一毫,就冲着刺史部花钱如流水的豪壮,一干严防死守不打算给刺史林沙面子的豪强家族傻眼了,自然更不好出头找事。

刺史林沙可不是好招惹的,人家都没开口找他们要钱呢,他们要是迫不及待跳出来找茬,鲁国那几家豪强就是最好的前例。

说不得,在这寒冬腊月的天气里,会突然出现一支衣裳破烂的黄巾余孽,将家族分散在乡里的田庄抢掠一空,到时哭都没地耳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