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就是处于中二期的汉帝,也对大将军的为人操守没有什么好说的,更对其能力没有质疑,他幻想中的场面,乃是君臣和谐共创大汉美好盛世,他这个汉帝自然要名垂青史。

如果董承知晓眼前的汉帝在想什么的话,肯定会惊得目瞪口呆,然后不顾仪态上前摸摸汉帝的额头是否滚烫,这样不切实际的美梦还是少作为好……

第2534章 不近女色的古怪习惯

时任中郎将的蔡邕不知汉帝刘协的心思,要是知晓的话,非得闹出个天翻地覆不可。

如珍似宝养大的女儿,可不能叫汉帝刘协这中二期青年算计了。

此时的蔡邕,作为大将军放在长安的代表,地位相当超然,不管是汉帝还是朝臣,没一个敢轻易跟他呲牙的。

加之性格温和,也不喜随意惹人,这样的性格自然更受欢迎。

有蔡邕在,朝镇们的日子可要轻松的多,就算有什么小心思也不会轻易引起这位的反感。

要是换了一位大将军使者,情况肯定不一样了。如果是个爱权的,朝臣们肯定日日不得安宁,半个关中涉及的利益十分巨大,朝臣们自己分都不乐意,更别说要让给外人了。

蔡邕这么受欢迎,他家唯一的宝贝闺女自然就成了香饽饽,只要家中有适龄子弟都要试探一二,要是能结亲的话不仅拉拢了蔡邕本人,就连大将军那儿都能说得上话。

谁不知,当初大将军和蔡邕相识于微萍之末,这等交情最是牢固,可比后来大将军发达了凑上去攀的交情要可靠得多。

其中,河东卫氏的诚意最足,又跟其背后的陈留蔡氏关系菲浅,本来订个儿女亲家无可厚非。

可惜,河东卫氏作为河东最大的世族豪强,在雒阳落入大将军之手后,没少暗地里做小动作,与大将军府颁布的政令作对。

就算大将军林沙没说什么,可作为坚定支持者的蔡邕不能忍,这是立场对立没什么好说的,没直接翻脸就不错了,至于结什么儿女亲家还是省省吧。

尽管后来大将军势大,河东卫氏见势不妙立即转变态度,从之前的反对者,一下子变成大将军的忠实拥护,更是急需更蔡邕结亲,好巩固河东卫氏在大将军治下的地位。

可惜,这时蔡邕已经看不上河东卫氏拿出的结亲对象卫仲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