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洛基的绝妙推论

1866年12月22日、

今天是汤姆的“头七”。

汤姆的葬礼,也是在今天举办,地点就是史密斯农场中的一片田野中。

全美利坚的人都认为汤姆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整个美利坚的上流圈子已经炸了,人人都惋惜汤姆这样的青年俊才,居然因为一起意外而英年早逝。

甚至有素未蒙面的杨基佬工厂主,在自家的豪华庄园内,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缅怀”汤姆的舞会。

“干杯,敬汤姆·史密斯!”

“干杯!”

“干杯,敬安排这一切命运的天主!”

“干杯,敬天主。”

在舞会上,一帮子衣食无忧的美利坚资本新贵们,共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

仿佛汤姆·史密斯就是他们天天见面的好兄弟一样。

没有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只能在无聊的纸醉金迷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寻找世界上一切的波澜起伏,用于润色自己那丑恶的一生。

汤姆·史密斯的死讯,只不过是一个舞会的借口罢了。

上流圈子是炸了,那底层员工和农夫呢?

他们可是一天不工作,第二天就流浪的经济水平,哪有闲情雅致去惋惜一个素未蒙面的青年富豪的突然离世?

别说杨基佬地区的底层了,就连德克萨斯州史密斯工厂区的底层员工,也没有停止手中工作。

毕竟,杨基佬是想要收购一个可以正常运转的史密斯工厂区,而不是一个停摆的废弃建筑群。

每天十八小时的工作量,依旧摧残着世界上的每一名底层员工,对这些人来说汤姆的死讯没有任何的印象。

哪怕1866年9月,有人在日内瓦高喊出了减少十小时的工作量,现在都没有在这个世界引起波澜,更别说一个资本家的死讯了。

下午三时,

史密斯农场内,

汤姆·史密斯的葬礼如期举行。

众人围坐在一个空棺材前听德克萨斯州最德高望重的神父做着祷告词。

参加葬礼的人可以说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