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水师出,海波蓝

济州港,热闹且拥挤。</p>

码头之上,海风吹来重逢。</p>

骆冠英、赵世瑜、万青林等颇是激动,在大航海结束一年之后,郑和再次成为了水师船队的指挥!这个身材高大,声若洪钟,气宇轩昂的人,将带领水师再次踏上征程!</p>

“耿总兵……”</p>

骆冠英看着走来的人,招呼着。当看到刘长阁的面孔时,顿时打了个激灵:“你来水师干嘛?”</p>

刘长阁、薛夏走了过来,面色冷峻。</p>

郑和看了一眼刘长阁等人,对骆冠英说:“事情有些变化,找个地方商议军略吧。”</p>

军营,众人落座。</p>

郑和看向刘长阁:“将不久之前得到的消息告诉大家吧。”</p>

刘长阁微微点头,起身看向众人,沉声说:“皇上派我等来水师,只是为了辅助水师获取日本三岛地形、地势、山川、人口、地方等诸情报,争取在更短时间内扫平倭国,并抓一批俘虏,先行开采银矿。”</p>

杨荣皱眉,手指敲打着桌子:“先行开采银矿,这是皇上的意思?”</p>

众人也颇是疑惑。</p>

打仗就打仗,应该以控制地方、毁杀敌人力量为先行目标,可如今突然要求在战争的同时,先行开采银矿,这就让人看不懂了。</p>

刘长阁从怀中取出圣旨,搁在桌上,正色道:“杨尚书,诸位,此时情况已与你们初至济州岛时大不同。”</p>

万青林不解地问:“有何不同?”</p>

刘长阁看了一眼薛夏,薛夏拿出一份舆图,走到前面的黑板处,展开挂好,拿起竹棍指着舆图说:“先前朝廷作战规划,仅有两个方向,其一,由张辅领东北、辽东卫所军士入朝,解决三十万入朝倭军。其二,由东海水师、东南水师、阿伊努人,自西、南、东北三个方向合击幕府,占领日本三岛。”</p>

骆冠英、杨荣等人点头,这些安排都在计划之中。</p>

薛夏话锋一转,指向大宁以北方向:“然接最新情报,兀良哈、鞑靼正在集结精锐,蠢蠢欲动,似有入侵之象。还有西北的瓦剌,目前边关虽没有消息证实瓦剌有异动,但金陵安全局总部递来消息,瓦剌可能会撕毁盟约,抽刀向南!”</p>

杨荣脸色终于变得凝重起来。</p>

沈伟、赵世瑜、许寿文等人看着舆图嘴角抽动。</p>

骆冠英淡然一笑,起身走向舆图:“如此说来,这场战争规模不小,姐夫也缺钱花了啊。”</p>

刘长阁无奈地点了点头:“倘若瓦剌、鞑靼、兀良哈在此时作乱,对朝廷来说是个压力,尤其是东北方向,辽东、东北卫所抽调力量过多,城防尚未完善,未必能扛得住兀良哈的精骑。皇上已调了五万京军前往北平,但你们也应该知道,战争打起来,耗的钱财将是无数!”</p>

郑和站出来,肃然喊道:“眼下局势尚不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旦瓦剌、鞑靼、兀良哈全部参战,大明将被迫拖到五线作战的境地。你们是知道皇上的脾气与性情的,从来都是咱们大明欺负人,没有人能欺负咱们大明!”</p>

“若朝廷出兵应对,将不会仅仅限于城防,而将是一场追击战,歼灭战!想要支撑起如此大战局,需要的费用可想而知!听说朝廷已经发了五年期八百万贯国债,这些费用可支撑一时,但无法支撑起战后重建、军士抚恤、封赏等用。”</p>

赵世瑜了然:“这么来看,我们是需要抓一批俘虏去开矿。”</p>

刘长阁微微点头:“当然,开矿归开矿,战争进度不能耽误,你们的军略安排还需按照既定方略走。”</p>

骆冠英看向杨荣。</p>

杨荣侧身看着舆图,默然沉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