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瓦剌虚假投降争论

武英殿。

文武大臣纷至沓来,见朱允炆到,行礼山呼。

“都起来吧。”

朱允炆落座,命内侍将急报文书递给解缙:“西北大变局,当周知诸位爱卿。解阁,念来听听。”

解缙领命,展开文书快速扫了一遍,然后清了清嗓子:“臣胡濙顿首于杭爱山瓦剌营地:为说服瓦剌,不战而屈人之兵,臣费劲心思,用尽巧智,利用鞑靼主力全灭契机,说服瓦剌马哈木、把秃孛罗、捏烈忽举瓦剌全族臣服大明,愿交出兵器、战马,悉听大明皇帝命……”

“臣至瓦剌时,马哈木尚未自西疆返回。后方知马哈木带精锐骑兵与西疆都司作战,折损无数,只数十骑返回营地。人心惶惶之下,瓦剌内部主张有二,一是臣服大明,二是向北或西北迁移,避祸大明……”

“太平极力支持迁徙,把秃孛罗心向大明,马哈木摇摆不定。是时,臣与妣吉谋划,于送别宴会之上,手持利刃,斩太平之头颅,效班定远之前事,威慑瓦剌,逼其膺服!”

文书很长,内容很是热血。

谁也没想到,胡濙一介书生,竟敢在瓦剌的大帐之中,手持杀人刀,砍掉了瓦剌三大首领之一的太平的脑袋!

不可置信,但又不能不信。

胡濙虽然姓胡,但绝不会在这种事上胡言乱语。

太平死了,其子捏烈忽取而代之,并愿意臣服大明,这个结果令人不得不敬佩妣吉那个女人。

胡濙甚至在

文书中提了一句:“捏烈忽虽为主,实则受制于妣吉,此女子美貌过人,智谋多见血。”

朱允炆很好奇妣吉有多美,竟然让一个又一个人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