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徐凤年摇头道:“我不懂白衣僧人提出的顿悟和立地成佛。”

老和尚笑道:“老衲也不怎么懂得打机锋,否则这时候与殿下说些让人似懂非懂的佛语,才应景。”

徐凤年无奈道:“老方丈这会儿总算有些高人风范了。”

一手牵马一手握竹苇禅杖的老和尚轻声道:“就算这么说,老衲也不会送出两禅丹。”

徐凤年欲言又止。

老和尚轻声道:“问佛不如问己。”

徐凤年苦涩笑了笑,将那个有关徐骁而且不敢知道答案的问题放回肚子。

徐凤年随即自言自语道:“不管有何企图,既然要跌境,老方丈此行怎么都算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了。高高在上的只能是镀金佛像和泥塑菩萨,还是老方丈这般愿意到民间俗世走动的,才是真僧人。”

老和尚默默伸入袈裟袖口,拿出一个四方小木盒,见徐凤年一头雾水,这位两禅寺主持一本正经说道:“年纪大了,总是喜欢被人夸的。”

徐凤年默默接过木盒,嘴角抽搐,无言以对。

牧民见到徐凤年和老和尚携伴而来,惊喜交加,惊讶的是年轻菩萨的去而复还,让他们愧疚难耐,欣喜的是那尊佛陀再度临世,对于多灾多难的小部落而言,在心理上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呼延观音和阿保机一起小跑向这对高高在上的菩萨佛陀,她不知为何停下了脚步,但满心雀跃的孩子挣脱她的手,仍是跑过去。

徐凤年换过了衣衫,要了一囊清水和食物,就继续往北而去。

※※※

“南北,你有没有觉得你那株同龄桃树枝叶有些不够茂盛?”

“师父,你别骗我去撒尿浇肥了行不?被东西和师娘知道,我会被打死的!”

“你都有胆量不去金顶吵架,害得师父一路颠簸几千里,口水没有十斤也有八斤,你就没有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