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奠定王绣大宗师地位的巅峰一战,正是这尊臂圣与符将红甲一场长达三天三夜的厮杀,王绣以弧字枪形成江河倒泻之势,硬生生没有让当时如日中天的符将红甲没有一次机会还手。三弧成势,九弧成一小圆,八十一弧成一大圆,以此类推,让人叹为观止。但弧字枪真正大圆满,还是等到王绣去跟同为大宗师的李淳罡,那时候的李剑神,真真正正是拔剑四顾无敌手,正处于一袖青蛇之后和闭鞘剑开天门之前,那时候的李淳罡,其意气风发,剑意之盛,公认举世无双,王仙芝尚未一战成名,李淳罡轻轻一指,就将一位南海赤足行走江湖剑仙一般的女子给避回宗门,唯有王绣算是勉强让李淳罡真正意义上的出手对敌,甚至对王绣的弧字枪赞不绝口,战后两人对饮,李淳罡更是有过一番指点。

弧字诀,大开大合,唯有遇上不能匹敌的对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故有“弧枪不弧时我便死”的壮烈说法。

徐凤年没有出言安慰,只是挪了挪,拍了拍石头,青鸟犹豫了一下,肩并肩坐在他身边。

徐北枳望着这对应该是主仆身份的男女,记起凉亭中他给她穿鞋那一幕。

徐凤年轻声说道:“等下第五貉来了,交给我对付。”

青鸟握紧刹那枪,沉重点头。

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斩溪水我养意

聪明反被聪明误。

徐凤年本来凭仗着有阴物祛除痕迹,折返柔然山脉,不说一劳永逸,提兵山只要出兵追击,肯定要被朱袍元婴牵着鼻子走上一趟冤枉路,殊不知竟然被第五貉给守株待兔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安全个屁!徐凤年站起身时,阴物已经如同一头猩红巨蝠倒挂在一棵树上,徐北枳也察觉到事态不妙,很默契地将行囊丢给徐凤年,做完这个动作,徐北枳便看到有十几精骑纵马奔至溪水下游,双方间隔不到二十丈,都不够一张劣弓劲射的。靠山吃山,柔然山脉蕴含丰富铁矿,五大军镇都盛产重甲铁骑,在北莽王庭极富盛名,这十几骑除去为首一名英武男子,紫衫闲适,腰间挎了一柄不同于莽刀的乌鞘宽刀,其余扈从连人带马都披有沉重甲胄,山林间无路可供战马选择,但是这些骑兵分明纵马疾驰,发出的声响,在徐北枳听来,却是可以忽略不计。徐凤年盯住佩刀男子手背上停有一只黑鸽,皱了皱眉头。

柔然特产哨鸽,徐凤年是知道的。这家伙手上这只便是柔然山脉的六龄奴,有个昵称叫做“青眼相加”,与绝大多数信鸽不同,这种青眼在三年以后才算步入成熟期,以六年为飞信最佳时期。爆发力和远途耐力都属一流,尤其归巢性堪称绝顶。只是徐凤年本身是熬鹰斗犬的大纨绔,对鸽子也算熟稔,更别提在草原上被拓跋春隼游猎,吃过苦头,潜逃时十分小心,格外留心天空是否有鹰隼哨鸽出现,确认无误后,才敢返回柔然山脉。

这位同时执掌提兵山和一座军镇的北莽枭雄人过中年,拥有典型北莽男子的相貌轮廓,只是装束更近南朝遗民。他一手随意搭在乌鞘刀上,乌蟒皮制成,刀鞘系绳,尾端裹有一团黄金丝缨。正是提兵山山主的第五貉一直在观察徐凤年,见这个慢慢背好一柄长剑的年轻人眼神投在信鸽上,第五貉嘴角扯了扯,善解人意地轻抖手臂,六龄奴振翅而飞,只是拔高到与扈从骑士头部相等时,便出现一个急停,然后下坠,在离地三尺的高度悬浮,再如箭矢瞬间没入树林。徐凤年笑了笑,都不用第五貉言语解释,就知道了玄机,原来六龄奴的特殊在于低空而掠。

相传曾经救过北莽女帝一命的第五貉问话青鸟,视线则一直停留在徐凤年身上,“本人已经答应与你再战一场,为何不告而别?”

徐凤年代为答复,“既然打不过就不要打了,女子打打杀杀,煞风景。”

面对这样泼皮无赖的说法,第五貉也没有动怒,只是轻声笑道:“北凉王绣的弧字枪,本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搏命枪术,上哪儿去找我这么好的箭靶子。不过话说回来,之所以第一次交手没有痛下杀手,是我知道枪仙王绣幼年得女,可惜这位小姑娘的弧字枪精髓才使出四五分,就想着再战一场,要一口气看齐全了,再来定她的生死。提兵山毕竟不是那酒肆茶楼,想走?没这么容易。不过这会儿,比起领教弧字枪,我更好奇你这个年轻人是北凉哪个门派走出的过江龙?用你们中原的江湖行话,要不咱们搭搭手?”

徐凤年一脸为难道:“你老人家贵为提兵山山主,又是赫赫有名的江湖前辈,跟我一个无名小卒的后生一般见识,不妥吧?”

第五貉松开刀鞘,双手叠放在马背上,一根手指轻轻敲打手背,摇头道:“历来都是后浪推前浪,要是按年纪按资历算,大家都可以去当缩头乌龟了,等活到了一百岁再出来显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