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

更妙的是,当地百姓的各种赋税,都由梁山代为缴纳,就少了官府胥吏,还有地主保正的几层盘剥。

官府收上了足额税赋,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不少,起码手里可以留下五成口粮,足够一家人吃饱了。

甚至,只要百姓勤快点,在农闲时候打点短工,家里的情况还会更好。

这方面,就张叔夜所知,梁山麾下的商行和生意,也都给各乡村的百姓提供了不少方便,起码不用担心会被克扣报酬。

可以说,梁山此举绝对算得上功德无量,唯一受损的就是那帮子被强购田地的地主和乡绅了。

关键就在这里……

自觉被抢夺了利益的地主和乡绅,在官面上的关系还是相当不俗的,起码给了张叔夜不小的压力,不然他也不会巴巴跑过来质问。

当然,真要说起来,梁山也没坑这帮家伙。

给出的价码,都是市场价,而且还有不少的商业渠道,成熟商铺以及一些比较热门技术兑换。

只要经营得当,每年能够收获的银钱,绝对比田地要多得多,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所以,当张叔夜看到梁山拿出的那一系列正规红契,以及付出的代价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很明显,这是公平买卖!

尽管梁山的手段稍显霸道,可真要是不识趣,梁山有的是手段折腾,区区一帮子乡村级别的地主和乡绅,怎么可能顶得住,这不是老实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么?

就是有亲戚在官府做官的地主乡绅,都没胆子硬抗。

真以为梁山接受招安了,就是从此成为了良民不成?

“张太守,其实某也是想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