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无过便是功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936 字 3个月前

“阁老,四川的事情压不住了。”</p>

孙传庭奏疏送抵京城后没多久,顾府掌事就赶往了书房,对还在有闲心练字的顾秉谦交代了一切。</p>

顾秉谦手抖了抖,原本还不错的墨宝瞬间有些瑕疵。</p>

只是片刻的慌张,顾秉谦便平静下来开口询问。</p>

“怎么了”</p>

“刘余佑和潘士良没交代清楚,孙传庭又是个硬骨头,事情不仅仅牵扯到四川的衙门,还有御马监、锦衣卫、东厂、西厂都牵扯进来了。”</p>

掌事的话让顾秉谦停下了练字的举动,他将笔放在了笔架上,慢吞吞的走向书房的会厅。</p>

掌事跟在他左右,二人慢慢走到会厅。</p>

顾秉谦坐在主位,端起茶沏了沏,随后似乎是想起来了什么,顿道</p>

“四川有多少人”</p>

“纸面是四百五十六万人。”掌事不明白顾秉谦为什么问这个。</p>

“有多少亩地”顾秉谦接着又问,掌事无奈,也只能作答</p>

“纸面四百五十六万人,军屯田四百二十余万亩,民田一千四百七十余万亩,合计一千九百万亩不到。”</p>

“嗯嗯”顾秉谦应了应,紧接着感慨般的说道</p>

“不足五百万人,分一千九百万亩田地,还能分出这么多流民来,这四川的士绅豪强确实有些过分,刘余佑他们怎么不向朝廷哭穷”</p>

“这”掌事被自家阁老的话说愣住了,他心想流民不就是刘余佑他们搞出来的吗</p>

只是话到嘴边,他立马憋了回去,想了想话中的深意,这才想起来,刘余佑他们在任上不过一年的时间,紧接着他悟懂了话,连忙说道</p>

“刘余佑和潘士良上任不过一年,估计还没来得及了解地方上的情况。”</p>

“那上一任布政使呢”顾秉谦揣着明白装湖涂,掌事也回答道</p>

“上一任布政使是于乾,他病死任上,当时他确实请朝廷蠲免四川赋税。”</p>

“朝廷当时各地告急,都缺钱粮,只蠲免了川东八府的赋税。”</p>

“只罢黜了八府钱粮,那川西百姓贫苦也再所难免嘛”顾秉谦端起茶杯喝了一口</p>

“抢在宫里旨意的前面,让刘余佑和潘士良以工代赈,钱粮就从府库里出。”</p>

“我明白了,阁老放心”掌事懂了顾秉谦的意思,不过他还是想问道</p>

“这钱粮和百姓的事情倒是很好解决,但孙传庭的事情”</p>

顾秉谦缓缓放下茶杯,清了清嗓子</p>

“孙传庭的事情我管不了,牵扯这么大,除了殿下和万岁,旁人都管不了,让他们自求多福吧,尽快先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p>

“是那我先退下了。”掌事大概清楚怎么操作了,他开口退下,顾秉谦也摆了摆手。</p>

赶在养心殿的旨意发出前,顾府的塘骑先行一步,向着四川奔袭而去。</p>

倒是朱由校的旨意送抵内阁后,袁可立当即就要批红,但黄立极等人却开口阻止道</p>

“这事情闹这么大,是不是要先着急内阁所有人,票拟再说”</p>

“你们能等,四川的百姓可等不了了。”袁可立端坐位置上,不客气的回绝了黄立极。</p>

黄立极见状却并不愤怒,依旧道“不管您怎么说,这票拟还是得走流程的。”</p>

“那就召集票拟吧”见黄立极执意票拟,袁可立也知道对方是要拖时间。</p>

不过票拟这种事情,他不可能会输。</p>

很快在黄立极的号召下,孙承宗、朱燮元、毕自严三人就赶了过来。</p>

由于施凤来和顾秉谦告假在家,因此眼下内阁只有五个人。</p>

“刑部和大理寺派出什么人,这是不是得票拟”</p>

黄立极看着赶来的孙承宗等人,抬手说道</p>

“我支持徐可求和成德前往。”</p>

“成德一人足够。”袁可立只支持成德前往,而孙承宗见状也抬手道</p>

“成德一人足够。”</p>

票数二比一,剩下就看朱燮元和毕自严的票了。</p>

“老夫弃票。”毕自严不想掺和进这件事,因为这事不管怎么操作,四川都得死人,他哪方都不想得罪。</p>

他一弃票,黄立极立马看向了朱燮元,而朱燮元却无视他的目光,将手放到桌桉上,轻拍桌桉道</p>

“老夫支持成德,他一人足够。”</p>

“三比一,批红”袁可立瞥了一眼黄立极,随后提起朱笔,当着他的面给奏疏批了红。</p>

批了红的奏疏马上被翰林院的学士取走,经过备份后下发。</p>

不过不管怎么说,顾府的消息是先一步而去,而顾府消息的送出,也让内外廷的所有人将目光放到了朱由检和朱由校两兄弟身上。</p>

只是不等他们等待内廷很快传来消息,朱由校催促顾秉谦、施凤来、冯铨等告假的官员回到官位。</p>

显然,朱由校要把所有人都叫出来,让他们一个个的全都参与到这桉子里去。</p>

冯铨三人想做鸵鸟的想法被朱由校终结,但对</p>

于他们三人来说,不能做鸵鸟没什么,主要的还是不能卷到这桉子里。</p>

朱由校不让他们在家里装病,但不代表他们就要叉手这件事。</p>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这期间最为繁忙的就是吏部。</p>

去年政绩卓越的官员,尤其是燕山的官员,一个个的被派往四川任职。</p>

孙传庭一个人,带着锦衣卫监察司的人,几乎把四川给扫空,连给人贿赂的时间都没有。</p>

他扫的快,但朝廷补的却没他快。</p>

一本本的调令从吏部发出,忙坏了袁可立。</p>

只是再忙,面对一些人的召见,他却还是得去。</p>

顾秉谦和施凤来回归内阁,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袁可立作为次辅处理的奏疏全部看了一遍。</p>

袁可立对此问心无愧,但顾秉谦和施凤来为了防止东林卷土重来,还是召见了他。</p>

内阁七大学士聚在主敬殿内,主位坐着顾秉谦,长桌左右分别坐着袁可立、孙承宗、毕自严,以及施凤来、朱燮元、黄立极。</p>

这么一看,东林党是退了下去,但在内阁依旧话权很重。</p>

顾党的顾秉谦,黄立极,东林党的袁可立、孙承宗,浙党的施凤来,以及名义是浙党,但是就事论事的朱燮元,还有摇摆不定的毕自严。</p>

“四川的桉子,万岁和殿下已经派人去办了,我想内阁就不用掺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