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建虏北狩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811 字 3个月前

“砰砰砰”</p>

天启十一年三月初一,伴随着亦东河城的明军出征,城头提前庆祝的炮声,宣布了天启年间的第三次北伐,终于打响。</p>

尽管这一过程过于仓促,并没有按照明军原本的计划展开,各部兵马甚至没有准备好足够多的粮草辎重,但这一仗依旧打响了。</p>

黄台吉想要逃,朱由检不准备给他机会,哪怕上直只有不到三个月的军粮,他也要和黄台吉在这北山之间打一场合战。</p>

二月二十九日,孙守法、曹猛先后带兵八卫,从泰宁府出发,向上京城行军而去。</p>

他们的身后是临时召集而来的十万民夫和六万匹挽马骡马,而朱由检也带人直接向着上京城赶去。</p>

二月二十九日,身处亦东河城的熊廷弼接令,并于三月初一发动北伐。</p>

四万兵马在熊廷弼的带领下出发,已经六十一岁的他身为文官,却披上甲胄,策马北征。</p>

也在他出兵的同时,建州县的孙应元得令,于三月初二率兵三万北征辉发城。</p>

同样的,在他带兵北征后一天,镜城总兵尤世功率兵三万北征莫温河城。</p>

四部兵马的北征看似威武,但实际上都是仓促之间北征的,不仅火药不足、甚至连粮食、民夫、辎重也缺额严重。</p>

这种时候,作为兵部尚书的朱燮元和辽东布政使的袁应泰开始先后组织民夫,将火药、粮食北运。</p>

由于是仓促之间组织的,因此这一战毫无疑问耽搁了许多百姓家中的春耕,但是相比灭虏来说,百万亩田地的春种推迟算不了什么。</p>

“西路上直需要及时补充军粮,先从沈阳拨三十万石过去,组织两万挽马和五万民夫,后续再运一百万石。”</p>

“布政使,熊经略”</p>

“他们那一路距离沈阳最近,不用管”</p>

三月的辽东布政使司热火朝天,北伐的压力几乎都压在了袁应泰的肩膀上。</p>

事实也证明了,袁应泰虽然打仗不行,但管后勤是一把好手。</p>

他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分别处理,而继续处理的就是上直十六卫的粮草问题。</p>

由于北伐太过仓促,上直十六卫都只有三个月的军粮,因此如果三个月无法把粮食运给他们,那上直会面临断粮的危险。</p>

忙忙碌碌,袁应泰总算把各部的后勤问题给安排了下去,稍微能端起茶杯润润嗓子了。</p>

不过在他喝茶的时候,来送文书的沈阳知府却担心道:</p>

“使君,你说殿下仓促下令北伐,会不会”</p>

知府担心北伐惨败,但袁应泰却笑着不在意道:</p>

“不会,虽说仓促北伐,但好在瀛洲的粮食早就运到了,眼下虽然乱,但只是民夫调度问题罢了。”</p>

“辽东眼下有辽民近八百万,几十万民夫的调动完全不是问题。”</p>

“况且,早打有早打的好处,月初出征,我估计殿下他们在月底就会围攻建虏的上京城,至于那熊飞白,也能打到兴京了。”</p>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就是那想要北逃的黄台吉,按照殿下的布置来看,还是有些危险的。”</p>

“如果黄台吉逃遁迅捷,或许合围会来不及。”</p>

袁应泰说着说着,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凝重,因为这一战的战略目标是犁庭扫穴,如果黄台吉带人逃遁,哪怕只带一千人逃遁,那这个战略也是失败的。</p>

想到这里,袁应泰不免舒缓一口气:“希望这一战能早些结束,我也好致仕回家归老了。”</p>

他脱下了自己的乌纱帽,额头上满是调度后勤而紧张的细汗。</p>

也在他擦拭汗水的时候,与他年纪相差不大的熊廷弼却迎来了他的事业第三春。</p>

“放”</p>

“嘭嘭嘭”</p>

火炮如雷霆作响,石弹如霹雳惊雷,三月初三的这一天,熊廷弼经过三天的赶路,终于抵达了距离亦东河城一百二十里的亦迷河城。</p>

他下令火炮列阵,先打十二轮。</p>

在一声声的炮声中,熊廷弼用千里镜看着亦迷河城头被打得抬不起头的建虏,好像一个老顽童般的放声大笑:</p>

“哈哈哈哈”</p>

“真没想到,建虏也有如此狼狈姿态”</p>

“经略,我看城头的都是老弱病残,不如让我带人冲一波”</p>

熊廷弼在宣泄这几年来的平淡,站在他旁边的贺世贤自然也不甘落后,想带人冲一波亦迷河城。</p>

不过熊廷弼高兴是高兴,但脑子还是清醒的,闻言的他连忙摇头:“不行”</p>

“如果锦衣卫的情报没有出错,那亦迷河城内只剩下了老弱,以青壮攻老弱而损青壮,这种事情不能干。”</p>

“眼下我军乃四军之中距离沈阳最近的一部,火药最为充裕,补给最快。”</p>

“既然这样,就要发挥我军优势,以火炮攻城,石弹洗地”</p>

说罢、熊廷弼转头对不远处的一名小将喊道:“吴三桂告诉你父亲,再打三十六轮”</p>

“末将领命”身着守备甲胄的吴</p>

三桂作揖行礼,抬头之间露出了端正的五官和清秀的长相,不似常年久混军中的肤色。</p>

应下之后,他策马前往了前方火炮阵地,而熊廷弼则是看着手中的地图道:</p>

“我们要做的就是攻下亦迷河城,然后打下乌拉城兴京,随后一路拔除北面的十三个建虏石堡。”</p>

熊廷弼兴致勃勃,贺世贤却抓了抓胡子:“也不知道殿下从哪里得到的地图,这么详细,估计和老奴自己布置的地图一样。”</p>

“这是北镇抚司的事情,我们就不用管了,总之这一战虽然提前发动,但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有六个月的时间。”熊廷弼脸色沉重抬头:</p>

“六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完成殿下布置的犁庭任务,那冬季到来,想要扫穴就困难了。”</p>

在朱由检整体的布置下,南边三支军队是负责犁庭,而上直负责扫穴。</p>

只是眼下黄台吉北逃,想要等着熊廷弼他们从南边亦东河城,犁庭到北边五百里外上京城就有些来不及了。</p>

因此朱由检选择反分兵,同时催促熊廷弼他们北上,让上直一分为二,一部围堵北山,一部负责犁庭。</p>

他自己是不参与这一仗的,主要负责坐镇中军,协调各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