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积怨满山川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4312 字 3个月前

“一万一千五百余健妇的首级,一千二百建虏男丁首级,黄台吉还真是心狠”</p>

黄昏,当硝烟弥漫,北山的阳光开始慢慢消失,站在北山堡城头的曹文诏忍不住“夸奖”了一句黄台吉。</p>

他抬头看去,只见北山堡前的平原染满了血迹,而山脉一侧更是堆放了数千具等待燃烧的尸体,让人倍觉悲凉。</p>

“黄台吉今日是试探各堡的战力,他既然今天敢用健妇上战场,那明天一定也敢。”</p>

曹变蛟扶着女墙,紧皱着眉头,而他对面的曹文诏也微微颌首</p>

“他们虽说只有五六万战兵,但还有二十多万妇孺。”</p>

“如果他们真的不计代价的突围,我们很难守住”</p>

以少围多打出歼灭战,那是白起才有的能力,而不是他曹文诏,因此曹文诏很清楚,他们能围困金军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想要阻止金军突围是很难的。</p>

这种情况下,曹文诏不禁有些苦恼,好在这时有人送来了好消息。</p>

“总兵神策卫的那一千六百步枪手集合完毕,已经分配给了五里堡和西山堡。”</p>

羽林卫指挥使萧参走上了石堡,带来了一则好消息,这让曹文诏松了一口气。</p>

他看向了手中的首级名单,而今日金军突围的四个方向里,他们在西山堡和五里堡留下的首级最多,其次才是北山堡和东山堡。</p>

东山堡由羽林卫和天策卫游弋驻守,加上道路太长,并且方向是东北,与金军突围方向相悖,因此黄台吉只是让岳托带着五千健妇和五千镶红旗旗丁出击,以壮声势。</p>

在留下一千具健妇的尸体,四百多男丁尸体后,岳托就带人撤退了。</p>

其次的北山堡虽然方向也不行,但是最少北上后还是能突围的,因此进攻北山堡的兵力在万人左右。</p>

不得不说、没有步枪防守,仅凭步铳和火炮,今日一战,曹文诏他们确实打得有些艰苦。</p>

好在男女力量差距在那里,加上金军健妇不过是穿了甲胄的女人,因此正常大战下来,明军依托阵地斩首二千二百健妇首级,八百余男丁首级,是便让金军妇孺自行溃败了。</p>

倒是相比较他们,西山堡柳卞所部击毙三千七百多人,而五里堡千户郑泽更是依托地形,击毙了四千三百多健妇。</p>

整日下来,金军健妇被击毙一万一千五百余人,而明军主要死伤在北山堡和东山堡,规模也不大,直接战死的数量只有七百八十人。</p>

算下来,北山堡和东山堡的明军,还是打出了一比五的伤亡比,和建虏马步兵作战的伤亡比则是一比二不到。</p>

两军男丁之间的伤亡比在拉近,因为金军男丁可以躲在妇孺中偷袭,而明军却不行。</p>

“这么打,阵地肯定要丢失的,黄台吉他们身后最少有十万健妇可供消耗,这些健妇若是都上阵,那”</p>

曹变蛟有些忌惮,而曹文诏却摇了摇头“他们的甲胄不够,单纯的让没有甲胄的健妇送死,对战局影响不大。”</p>

说到这里,曹文诏面露难色</p>

“我担心的是黄台吉用健妇来混淆我军,然后对四条山道的任意一条压上重兵,意图突围。”</p>

“他们会不会进攻五里堡”曹变蛟想到了只有一千人驻守的五里堡,然而曹文诏摇了摇头</p>

“想要袭击五里堡,还需要穿过一片灌木丛,而且能通过五里堡的河谷只有不到二百步,他们这几十万人想要过去,需要消耗很长时间。”</p>

“只需要布置一千神策步枪手,就足够死守这里。”</p>

“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黄台吉从西山堡和北山堡突围。”</p>

“我们这里不会吧”曹变蛟有些诧异,他转头看了看战场,要知道他们这里虽然战场宽阔,但也是兵马最多的。</p>

不算已经抵达战场的神策卫那一千六百步枪手,他们这里也还有九千多人。</p>

“我们这里人最多,但是我们这里也是最能打出结果的地方。”</p>

曹文诏握紧了腰间的刀柄,看着在防线后方说笑的明军将士们,他沉着脸色开口道“新到战场的一千六百神策卫将士,五百人调往五里堡,五百人调往西山堡,剩余六百人放在北山堡驻守。”</p>

“另外,尚存的十三万八千万发子弹,调五万发来北山堡,五里堡拿三万八千发,西山堡五万发。”</p>

“至于火炮,把五里堡的二百门火炮和炮手调回北山堡。”</p>

曹文诏一字一句的下令,生怕曹变蛟他们记漏了什么,甚至还亲自翻看。</p>

等他确定所有军令都被记下后,他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而羽林卫指挥使萧参也皱眉道</p>

“五里堡只有一千步铳手,会不会人太少了”</p>

“不会。”曹文诏自信的说道“五里堡之后还有八里堡,八里堡之后还有哈喇山城,黄台吉不会选这条路。”</p>

“更何况,就五里堡的地形,恐怕黄台吉要用尸体把防线前的那个河谷填满才能成功突围。”</p>

曹文诏很自信,五里堡不仅仅是河谷平原的宽度不够,</p>

而是还存在着高度落差。</p>

长达二百步,高度落差三四丈的河谷地,如果真的想突围成功,恐怕得死十万妇孺。</p>

曹文诏不觉得黄台吉会用十万人的性命来换取三四万人的苟活,因此在简单的安排之后,他就返回石堡内的百户府衙门休息了。</p>

休息之余,他还不免对跟在他身边的军需司马说道</p>

“这地方够平,若是后续迁移百姓前来,可以让百姓以石堡为点,向四周的丘陵放牧、耕种。”</p>

“是”军需司马记下了这话,而曹文诏也返回了自己的卧房。</p>

伴随着夜色渐渐变黑,四处河谷山道上的明军都在壕沟里披着毯子,烤着篝火,渐渐的开始睡去。</p>

这是天启十一年三月十九日的夜晚,还有两个时辰就将抵达天启十一年三月二十日。</p>

今日的试探,让金军死伤一万多人,这几乎让所有明军都认为,金军不可能再发动第二次进攻。</p>

然而,当时间来到子时23点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号角声从金军大营响起,惊得各部明军纷纷起身,趴在了己部壕沟上。</p>

“怎么回事建虏夜袭了”</p>

脱了甲胄刚刚睡下不到一个时辰的曹文诏慌慌张张的走出卧房,手里提着自己的衣服,而守在门口的两名亲随也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p>

他们只能急忙帮曹文诏穿戴衣服甲胄,而在他们穿着甲胄的时候,负责塘骑探报的千户官快步走到百户所内,对刚从后院走出的曹文诏作揖</p>

“总兵,建虏没有出营,但是号角声不断,估计是疲敌之计。”</p>

疲敌之计,这计策朱由检经常用,以至于明军将领也很喜欢用。</p>

不过,眼下用着计策的不是明军,而是金军。</p>

曹文诏虽然没有能力指挥两万以上的兵马,但他不是蠢材,他心里清楚,黄台吉不可能对他们使用疲敌之计,因为明军是以逸待劳的。</p>

因此,这号角声,肯定是为了掩护一些其它声响。</p>

“总兵总兵”</p>

果然、曹文诏的猜测刚刚冒头,负责塘骑探报的副千户便火急火燎的走进会厅,对曹文诏和塘骑千户作揖</p>

“建虏从阵中推出盾车,朝四处河谷平原、山道攻去,黑夜里人头攒动,看不清楚有多少兵马走了出来”</p>

副千户的话让曹文诏心里一紧,连忙质问“建虏没打火把”</p>

“没有”副千户不假思索的点头,这让曹文诏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p>

没时间耽搁,他急忙带人走出百户所,走上了北山堡的城墙,用千里镜眺望黑暗。</p>

只可惜,黑暗中,北山堡的前方只有曹变蛟所部的山寨亮着火光,还有北山堡前的阵地亮着火光,剩余地方伸手不见五指,一片黑暗。</p>

曹文诏抬头看了看天空,然而白天就阴沉的天空,到了夜里也不会突然晴朗,自然没有月光照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