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稳坐山河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854 字 3个月前

“内阁三席、律法改动,决策削减,东西厂裁撤他们的胃口很大,比孤的还要大。”</p>

齐王府内,朱由检靠在椅子上,面前摆着的是由都察院上疏的改制。</p>

说是改制,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谋福利。</p>

“我今岁不过三十过一,他们是觉得我要走了,所以万事都不由我做主了是吗”</p>

朱由检扫视殿内,陆文昭、黄龙、满桂、曹化淳、孙应元、王承恩,曾经腾骧四卫时期的老臣都来了。</p>

“殿下,管这些忘恩负义的人作甚只要您令旨下发,五军都督府、兵马司百万雄兵皆以殿下马首是瞻,区区将官杀了就杀了”</p>

“大不了,花个几年时间,打几场大仗,新一批将官立马能培养起来。”</p>

开口发言的是黄龙,他依旧还是那么匪气,只是他的话也埋藏着他自己的小心思。</p>

他这次是来京中办调派手续的,手续一弄完,他便即将踏上前往齐国的路程。</p>

可如果眼下大明发生动荡,部分将官陨落,那他就又有用武之地了,可以在大明继续赖着了。</p>

黄龙是个不安分的家伙,但他的不安分是对旁人,桀骜也是对旁人。</p>

对朱由检,他往往只能用撒泼耍赖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p>

他这方式确实挺管用,朱由检心软,硬让他留在大明待了十年。</p>

只是眼下便是他再怎么耍赖,朱由检也不可能再让他继续在大明待下去了。</p>

“大明的事情,你不用管好好准备准备,我收了金铉的书信,弗朗机的殖民地军队兵马又被抽调走了一千,眼下只有不到四千人。”</p>

“你去到齐国后,给我厉兵秣马准备好,等我令旨一下,便用燧发枪给我把弗朗机人赶出齐国,将失地收复。”</p>

“弗朗机人只要还在齐国一日,齐国兵马就不能装备击发枪,也不能随意使用蒸汽轮船和火车,留着他们是阻碍。”</p>

朱由检交代的同时,却也说道</p>

“我已经让人放飞信鸽给了阎应元,由他派人和弗朗机国王交涉。”</p>

“若是弗朗机王国愿意让出殖民地,齐国可与弗朗机国签订贸易条约,以六千万两白银的价格购买殖民地。”</p>

“自然,这六千万两白银分为十年,每年偿还六百万两,但是以物资的方式。”</p>

“同时,齐国会支持他获得宗教战争的胜利,替他维护王国在欧洲大陆的统治,并支持他拿下摩洛哥地区。”</p>

朱由检给出了六千万两的价格来收购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p>

这个价格听上去很多,令人瞠目结舌,可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也就是美洲殖民地十年的黄金白银产量罢了。</p>

不过,对于国家来说,如果没有将黄金白银转化为促进经济贸易的手段,那黄金白银也不过只是金属罢了。</p>

现在西班牙的物价已经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个士兵一年的军饷甚至都不够自己吃,西班牙王国已经在破产的边缘。</p>

通货膨胀而产生的高物价正在让西班牙陷入崩溃,除非有大宗商品涌入西班牙为其续命,不然西班牙会像历史上一样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并且结局还要更惨。</p>

因为法国、英国、荷兰、瑞典、葡萄牙所组成的五国联盟都有一支规模不少于一万人的燧发枪军队,加上大明在其身后进行贸易往来,为各国平抑物价。</p>

因此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继续进攻,逼迫西班牙承认葡萄牙、荷兰独立的同时,还将割让他的大片土地。</p>

“你抵达齐国后,将齐队整训,在营之上添加军,将帅为总兵,一军四营,分别是三个野战营,一个辎重营,合计一万两千余人。”</p>

“齐国眼下的兵马和岁入,暂时整训五个军的兵力吧。”</p>

朱由检一开口,齐国兵马数量就从原来的四万提升到了六万,这让黄龙有些振奋。</p>

不过,黄龙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舔着脸笑道“殿下,咱们齐国是海岛国家,这海军”</p>

“海军暂时先等等,眼下铁甲舰的技术还不成熟,只能使用铁包木的技术。”朱由检打断道</p>

“等国朝的铁甲舰技术成熟,你的海军会有的。”</p>

朱由检没有谈燕山的事情,似乎在他看来,这件事的难度并不难处理,他早就有了准备和办法。</p>

眼下的他,需要做的是在离开前统筹规划。</p>

他得在今年和明年把事情定下了,而最后一年的天启二十三年,他会履行自己当年答应青海、河西各地百姓的承诺,再巡游一次大明各省。</p>

想到这里,朱由检继续安排了起来</p>

“皇店、官场那边,也可以交接给东宫的官员了。”</p>

“另外官场准备准备,运送各类牛马、大象、骆驼等等大明没有的牲畜和动物前往齐国,他们要吃的相应植物也早早移植齐国种植。”</p>

齐国的生物比较少,为了方便百姓,朱由检肯定是要提前迁移许多物种前往齐国,丰富当地的生态。</p>

恰好官场就圈</p>

养着皇家的许多动物,加上蒸汽机船的存在,迁移动物并不是难事。</p>

当然,对于同样人种的大明来说,物种迁移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能吃的动物不会到了齐国就不能吃。</p>

对于齐国来说,人口的迁移才是重中之重。</p>

“齐国的人口迁移,情况如何了”朱由检对曹化淳询问,曹化淳不假思索的作揖</p>

“眼下已经迁移一百三十二万余人,等待迁移的百姓还有六十余万人。”</p>

“用来迁移人口去齐国的船只,主要也是以六十艘蒸汽轮船和一百八十艘来往辎重船为主。”</p>

“以这些船只的运力,每年能迁移四十万前往齐国”</p>

“眼下国朝有多少蒸汽机船”朱由检打断了曹化淳的话,曹化淳闻言也愣了一下,随后回答“合计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船。”</p>

“若是将它们都用于移民呢”朱由检语出惊人,这让曹化淳一愣,随后又反应回来,作揖答道</p>

“如果用风帆船作为辎重船,在来往航线航行,那这二百四十艘木质蒸汽机船,应该能一次运送二十六七万人,全年不下一百五十万。”</p>

曹化淳的话说完,朱由检便笑着开口</p>

“既然如此,那就划一半蒸汽机船给齐国来迁移人口,剩余一般用于迁移人口前往旧港、麓川。”</p>

“这”曹化淳愣了愣,面露犹豫道</p>

“殿下,可如果这样,那粮食”</p>

“各地粮食还够吃一年,已经足够了。”朱由检这话一说出来,顿时让众人诧异的看向了他。</p>

眼下的大旱还十分迅猛,大明绝收、减产的田亩数多达五亿亩,占据天下田亩过半。</p>

这种情况下,谁都感觉这场大旱会继续持续下去,但朱由检却说这场大旱要结束了。</p>

“听我的吧,把轮船用去迁移,这也算是我第一次以权谋私了。”</p>

朱由检笑着吩咐,甚至调侃自己以权谋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