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隐凤朝阳 看泉听风 958 字 2022-11-10

“不怕,菜谱不是谢家的。”谢家菜谱她看过,也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现在总体饮食环境很欠缺,跟后世完全不能比,谢知不能把谢家菜谱当借口。

“你阿姑给你的?”拓跋曜心中微动的问,不是谢家,也只可能萧家了。比如动乱北朝,南朝的要稳定许多,政权也更统一,不想魏国前面数代帝皇南征北战,才基本统一了北方。南朝皇帝一进入南朝,就基本已统一南面,萧家也不是寒门发家,这么多年皇室富贵,宫中有秘传的菜谱也不奇怪。

谢知没想拓跋曜会联想到阿娘身上,她默默的点头,就算默认,不然难道说自己想出来的?梦中授书是她将来准备用的梗,但不是用在这方面,太浪费。

拓跋曜莞尔,历代各家菜谱都是不传之秘,只有宠爱女儿的人家才会允许女儿带着菜谱出嫁,这丫头这么早就把自己嫁妆送上?他见谢知一本正经的担心自己吃的不好,心念微动,柔声道:“要是你阿姑不愿意,你也不用强求。”

“阿姑不会不乐意的。”谢知暗忖,这菜谱又不是她娘的。

谢知穿越迄今,没做过太多改善生活条件的事,她本就出生富贵,享受的是顶级待遇,顶多有些地方不习惯,还不至于忍受不了。就像她之前怀疑为什么她所在的地方都没有火坑?古代冬天不冷吗?

第二年冬天她就知道,古代冬天很冷,古人也很早就有火坑了,但古代皇宫和显贵家庭是不用火坑的,他们用的都是暖地取暖。所谓暖地,类似现代的地暖,在地砖下方铺设管道,冬天的时候只要在灶间烧火,热烟就会顺着烟道流入室内,最后顺着排烟口排出。

这种取暖方式既避免了烟气,又不像火坑一样会让人睡上火。谢知家里住的房间就有暖阁,是她进公主府的第一年谢简让人给孙女建造的。但这种暖地取暖工程造价颇高,每日烧炭费用极高,不说谢家只能几个主人房里有,就是宫里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

大部分低位妃嫔住的地方依然是常见的炉灶取暖,就是在屋里烧个炭盆。谢知现在的课堂有暖地,但寝室里没有,所以拓跋曜才会嫌她寝室里炭气重,让谢知来他寝室休息。夏天就更简单,房里摆放几个冰鉴,温度跟开空调也没太大差别。

所以谢知目前很少会改善自己生活条件,她生活已经够舒服了,吃饭现在还是蒸煮为主,但炒菜也有了,她吃得还算舒心,她年纪还小,本来就要吃清淡营养的东西。稀奇古怪的想法太多,会引起身边人怀疑的,她身边没一个是笨蛋。

她只在读书方面用心,她无论读书进度再快都不怕人怀疑,因为对于华夏大人来说,他们最不会怀疑的就是孩子读书聪明,孩子读书越聪明他们约开心。但现在谢知觉得就算祖父会怀疑,她也要把素食改进下,毕竟她将来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陪拓跋曜吃素食。这么吃下去,她会长不高的,营养不够人会变丑的。

虽然拓跋曜一再说,她可以跟他分开吃,可谢知要真照他说的做,她才傻。不是谢知小人之心,她相信拓跋曜现在绝对是真心想让自己吃肉,可将来呢?古代皇帝不能以常人度之,他看你顺眼的时候,你做什么都是好的;看你不顺眼的时候,做什么都是要害他,弥子瑕就是一个典型。所以保险起见,她情愿装成自己有做菜天赋,也不能跟拓跋曜分开吃。

拓跋曜吩咐道:“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就跟常大用说。”

“别老麻烦常内侍监了,让他陪我胡闹,谁来伺候陛下?”谢知摇头说,“您随便指给我一个人就好。”

常大用心里百味杂陈,谢小娘子宫中最体贴下人的贵主,按说这样和善的贵主最容易被刁奴欺负,偏偏谢小娘子身边的下人是宫里最安分的,这其中有陛下的功劳,同样也离不开谢小娘子奴下之道,小小年纪就跟陛下一样立身正直,难怪下人都不把她当小孩子,他时常想莫怪有人说,有人是天生贵种,陛下和谢小娘子大约就是天生贵种。

拓跋曜看着常大用一眼,常大用弯腰道:“不如让王直跟着小娘子?”王直是常大用用惯的下属,从四品的内侍,在宫中地位也仅次于常大用和崔太皇太后身边几位寺人。

拓跋曜颔首:“以后让王直跟着阿蕤。谢知刚想拒绝,却不想拓跋曜又想起一事,他问常大用:“我让你找的人找了吗?”

“找到了,奴婢找了五个人,陛下可要过目。”常大用说。

拓跋曜道:“阿蕤你来看。”

谢知一怔,“我看什么?”

常大用退到外间,少顷后领着五名年纪八岁左右、眉目清秀的小宫女进来,五人进来就跟拓跋曜行礼,拓跋曜示意她们起身抬头,对谢知说:“这五个人是常大用给你挑出来的,以后就在你身边待命,你喜欢吗?”

谢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陛下为何想送我侍女?”

拓跋曜笑了,常大用对谢知说:“小娘子,这些不是侍女,是小寺人。”

“寺人?”谢知吃了一惊,这些小寺人看着各个眉目清秀,容貌完全不比宫女差,“既是寺人,为何让他们穿女装?”

“就是让他们伺候你,才做女装。”拓跋曜道:“宫女都是女子,一来力弱,难免对你保护不力;二来女子长大,心思就会变复杂,难免被别的荣华迷眼,对你起不忠心思。这些寺人都是无根之人,一身荣华尽托付在你身上,不敢对你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