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隐凤朝阳 看泉听风 1478 字 2022-11-10

谢知在得知崔明珠怀孕后,沉默几天,就一门心思的投入到农庄里,快春耕了,庄上要开始耕种了。谢知做了土化肥,她想要知道使用土化肥后,作物的收成能不能上去?还有就是占城稻到底能不能发芽?她今年还要研究珍妮纺纱机,还要改进棉花工具这么多事,占据了她几乎所有的精力,让她实在没伤春悲秋的时间。

谢知无不嘲讽的想到,或许拓跋曜对自己也是如此,空闲时把自己当可以打发时间的人,谢知明知道自己只有入宫这一选项,但心里还是有了抗拒之情,以前也有,但她可以靠调整心情压抑这种冲动。

可自她经历过马车上那件事后,谢知一回想当时的尴尬愤怒,她就无法抑制这种冲动。她想要离开,她想要自己做主!但是还不够,她做的还不够,她还不能够现在离开,她不能只考虑自己,她要考虑家人。

崔明珠自怀孕后,许是因为生存压力太大,她人一下消瘦如柴,脾气也越来越坏,宫里的摆设三五天就换一批不算,连伺候她的宫人都时不时都要挨一顿板子,轻则养几天再回去轮值再打,重的起不了身的,就被拖出宫外等死。

华阴公主心疼女儿,入宫劝慰女儿,却被女儿的冷嘲热讽了好一顿,最后流着泪出宫。崔明珠怨父母只顾荣华富贵不顾自己,一心只想拿自己命来换他们的荣华。华阴公主何曾想让女儿入宫,但是谁让崔明珠同拓跋曜年岁相当呢?

崔太皇太后早有话在先,家里若没有嫡女便罢,有嫡女让庶女入宫,当宫里是什么人都收吗?她这话一出,崔家还能怎么样?崔陟、崔贤都是太皇太后同母的胞弟,身上有爵位,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享受不尽,但他们也是完全依附太皇太后而存在的,太皇太后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只能做什么。

崔家实际权力也不完全在崔陟、崔贤手中,崔家还有一人地位可以跟两人相当。这人就是崔太皇太后的侄孙崔远,崔远字宏远,他祖父是太皇太后的堂弟,他祖父和父亲才华平平,也不受太皇太后重视,就靠着崔家的名声度日。倒是崔远因自小有神童之名,被太皇太后看中,把他当成崔家未来的家主般栽培。

这种看重曾让崔陟、崔贤很不服气,奈何两人不但自己不争气,连他们儿子、孙子也不争气,所以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旁支族人从自己手中分走权力。也正因为如此,两人越发巴结讨好长姐,就盼望长姐能长命百岁,庇护他们一辈子。他们怎么可能因为区区一个女儿违背长姐的心意?

再说他们也没亏待崔明珠,她这些年要什么有什么,即使是公主见崔明珠也要退一射之地,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生育皇子皇女是她的福气。哪怕心疼女儿的华阴公主,也只能劝女儿想开些,替她祈祷女儿能生下外孙女,而不是外孙。却从来不敢说,她不期待这个孩子出生。

这些事陈留全说给了孙女听,她觉得孙女即使面上不在意,心里也是在意的,她说些崔明珠的惨状,也是告诉孙女,皇帝不让她入宫,不让她面对这些,心疼她。

谢知沉默的听着崔明珠的遭遇,崔明珠性子骄纵跋扈、爱攀比还输不起,谢知并不喜欢她,但也仅仅是不喜欢,她并不希望看到崔明珠去死。想到崔明珠不过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子,前世还是读初高中的年纪,如今不仅要承受生育之苦,头顶要悬着一把随时的落下的刀,就觉得古代对女性太不友好了。

即使是贵族女子,崔明珠平时多跋扈,可在皇权之下只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小女孩。谢知心中轻叹,怎么办?她越来越想造反了,与自己的命运其让别人做主,还不如自己来做主。可惜自己这辈子投胎是女人,要是男人就好了,她肯定毫不犹豫的立刻造反。这个时代,女人想要称帝的代价太大了,还必须要先靠男人。

谢知和陈留刚刚同情完崔明珠,崔明珠马上狠狠打脸了两人,崔姑娘用实力证明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崔明珠怀孕后日渐消瘦,吃什么吐什么,无论用多少方子都不能缓解,崔太皇太后最后让丫鬟强灌,汤水药汁刚灌下去,她就能马上再吐出来。太皇太后见她吐得实在可怜,又不像是装出来的,无奈之下只能寻求鬼神庇佑。

她召来佛家高僧和道家高真给崔明珠祈福,也许是神灵保佑拓跋家的子孙,崔明珠在两人的念经声中身体渐渐好转,虽然胃口还是不开,但总比以前吃什么吐什么好多了。她因此也对佛道两家信奉不已,在自己宫室里开辟了一间静室,上面供奉着佛道两家的神灵,镇日诚心祈求神佛保佑她生下女儿。

同时还她拓跋曜说,她跟属羊的人相冲,不希望看到属羊的人,因此她把自己身边所有属羊的侍从都赶走了,她自家家里有姐妹属羊的也都不许入宫见她。拓跋曜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她这是在针对阿蕤,因为阿蕤就是属羊的。可他即使知道,也无能为力,因为现在崔明珠肚子最大,他可以偏爱阿蕤越过崔明珠,但不能偏爱她越过自己的子嗣,不然他就是在害阿蕤。

也正因有了崔明珠的说法,谢知也不能随拓跋曜去洛阳,虽然崔明珠要留在宫里养胎,但太皇太后怕谢知刺激到拓跋曜,特地把他召来,委婉的劝他忍一段时间,一切等崔明珠把孩子生出来再说。如果现在谢知是宫妃,太皇太后未必会如此,毕竟哪有宫妃不许皇帝宠幸另一个宫妃的?就算皇后也没这个资格。可现在谢知毕竟只是臣女。

拓跋曜只能无奈的派人给谢知送信,又私下送了好些礼物补偿谢知。谢知看着堆在金盘里的璀璨宝石,沉默了好一会,提笔给拓跋曜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信上完全不提自己的委屈,只劝拓跋曜要多关心崔明珠和李氏,女子生育过程痛苦,尤其是崔明珠这胎怀得艰难,性子上很容易钻牛角尖,让他一定要多体谅两人。

同时还让拓跋曜自己保重身体,听送信的王直说他这些天都瘦了,她心里很担心,让他多保重龙体。同时又说自己这几天想画一幅田园图,本来就想去庄上取景,如今正好多住几日。她还在庄上养了一只小犬,等拓跋曜下次狩猎,她说不定也能带一头猎犬去给他助威。

谢知主动去庄上避让的举动让太皇太后很满意,觉得这孩子很识大体,知道分寸,还是那句话,可惜不是崔家的女儿,她哪里需要担心崔家的未来?除了谢知自己,这次哪怕是谢简都觉得太委屈孙女,难得抽空劝慰了孙女几句。

谢知谢过祖父的好意,收拾了包袱,带着柔娘去庄上长住。一开始庄上所有人都对她小心翼翼的,就怕一不小心就引起她的伤心事,可等春耕开始,谢知风风火火的带着木匠和庄上的妇人开始改进纺纱工具时,众人都忙得完全没有闲心去想这件事。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干活、干完一天活,大家最后一件事就是想睡觉。

哪怕是一直关心谢知的柔娘都没精力替谢知生气,因为她也被谢知丢到了庄园的学习班,早上读书、下午跟着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劳动,两人同庄上大部分人吃一样的饭菜,干着差不多的活,大家的感情突飞猛进。

就是连刚加入大家不久的赫连凤容都没了初来时的隔阂,她跟谢知相处越久,越觉得她不愧是被五公子赞不绝口的谢娘子。她脑子里总有数不尽的奇思妙想,且精力旺盛,一旦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她甚至可以不眠不休好几夜,就为攻克一个难题。

同时她见识到了谢知真正的实力,她自负算盘打得好,可她算盘打得再快,都比不上谢知的脑子快,她甚至只要扫一眼账本,就能清晰的算出任何数据。一样的年纪,她就是拍马也赶不上谢知。

赫连凤容再也不去想夺回家业,也不想在京城如何交际,她只想一心一意的跟着谢知一起干活。她喜欢谢知庄园里的感觉,他们一起热火朝天的干活、商量问题,没有太严格的等级身份划分,有的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不知不觉间,赫连凤容彻底融入了庄园,并且将庄园视作自己的家。她的经商能力是天生的。谢知只会种田,庄上出产的物品她都是原封不动的卖出去的,也就赚个原材料钱,庄上一直入不敷出。要不是谢知时常拿私房补贴,庄园早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