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算命先生

我自桃源来 吴四柳 3164 字 3个月前

邹震的目光,缓缓从房间内这些年轻弟子的身上扫过,微微一笑道:

“刚才我和另两位师祖所谈之事,你们都听到了吧!”

二十余名年轻弟子,齐齐应了声是。

然后邹震的神情转为严肃,又说了一句道。

“记住画像中的那个年轻人,如果你们遇到他,不要妄自行动,而是要立刻回来禀告我们。”

“当然,这个年轻人,并不是敌人,至少目前不是。”

而他后面的这句话,却让屋内这些年轻二代弟子,面上神情分为了两拨。

站在后方的那十几名弟子,随着邹正话落,俱都露出了肃然之色。

他们都是七仙盟最杰出的二代弟子,在各自的宗门内都是被视为天才的人物,其中修为最低的,也有胎动始萌境的修为,未到胎动境的弟子,根本没资格入选来申城驻守。

这样的人物,自然都有着极强烈的自信心,但却也都不是傻子,看着画像中那个年轻人,轻松的扛起一座钢铁大桥,他们就知道自己跟这个年轻人比起来,恐怕还差得很远。

但是站在最前方的四名年轻弟子,闻言之后神情却是全然不同。

这四名弟子,两男两女,站在最左边的,是一名年轻僧人,身材修长挺拔,面容唇红齿白,穿着一袭月白色的僧袍,气质宛如秋夜中的一缕月光般皎洁柔和。

在青年僧人身边的,是一名宽袍大袖的书生,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人长得有些瘦弱,模样白净清秀,眉眼间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再中间,是一名年轻的女道士,一袭烈火般的红色道袍,将她白皙的肌肤衬托地更加娇嫩,女道士身形纤美修长,盈盈而立,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用一根普通的木簪穿过,简朴自然,身后负着一柄紫色长剑,容颜有如空山灵雨般秀丽,有着一种难言的恬澹气质。

而站在最右边的,也是一位年轻女子,这年轻女子的装束颇为奇特,她装着一件五彩班斓的染布百褶裙,头上插满了各种漂亮的银饰,手臂上同样套着许多个银环。

女子的肤色微黑,却又极为细腻,容貌明艳,一双杏眼眼波流转间,勾魂摄魄,身材高挑,火辣诱人至极,浑身洋溢着一种健康而又野性的气息。

这四个年轻弟子,在三位老祖谈话的时候,神情一直无比平静,就算道济老祖不比肯定画像中那个年轻人真的很年轻时,脸上也没有太多的波澜,知道道济老祖指出,那年轻人可能修有斗战术时,四人才终于齐齐眼中爆出一些异样的神采。

而此刻,在邹震老祖说完之后,这四位年轻弟子也并没有像其他弟子那样露出警然之色,反倒有些兴奋跃然之意。

邹震的目光落在这四名年轻弟子的身上,他自然看出了这四名年轻弟子心中颇有与那神秘的年轻人较量一番之意。

只不过对这四个年轻弟子,邹震没有任何想要警示一声的意思。

因为这四个年轻弟子,乃是他们七仙盟的“仙种”。

说实话,这四位仙种的实力,绝不会比他们三位老祖弱,而且能对仙种下命令的,也只有那七位仙祖。

可惜的是这四位仙种,一直在天下游历,三天之前才奉命来到申城,否则月余之前的那一战,七仙盟就不会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其实这四位仙种,本来来得也不算太迟,因为以他们原先的判断,凡人间的那场战争,应该起码再打几个月的。

而他们七仙盟和旭日国以及西大陆修行者之间的对峙缠斗,也绝不会如此时这样轻松结束。

一切都是因为那个神秘年轻人的出现,让申城之战出现了一个突兀的转折。

然后邹震挥了挥手,示意今日之议到此结束,众人可以离开了。

临走之前,邹震再次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清风老道,总觉得清风老道今天似乎有些异常,否则往日的时候,这申城七仙盟的每月例会,都是由清风老道主持的。

……

大概在半小时之后,在另一个稍小一些但同样雅致的房间中,关于那个神秘年轻人的话题,依然还在继续。

房间中只有两个人,清风老道和那个身穿红袍的年轻女道士,两人隔着一张长几,相对而坐。

“清风师祖,不知您叫上卿来此,有何吩咐?”

气质宛如空山灵雨般淳朴自然的红袍女道士,恭敬地对清风老道问道,声音清雅动听至极。

“我可不敢吩咐你们仙种,要是被吕祖知道了,说不定就把我踢到不知哪个穷山僻壤去了。”

清风老道笑眯眯地说道。

此时这有着一个大大的酒糟鼻的老道士,又恢复了一贯嬉皮笑脸的风格,跟不久前议事之时那沉默不言的模样完全不同了。

一边和红袍女道士没大没小地开着玩笑,清风老道一边将手缓缓伸向袍袖之中,脸上还带着一个神秘的笑容。

“我叫你来,是要给你看一样东西。”

清风老道从袍袖中取出了一个斗大的青色酒葫芦,也不知这么大的一个酒葫芦,他平常是怎么藏在袍袖中,却让人完全看不出异样的。

“清风师祖,好一式袖揽山岳。”

红袍女道士却是这么衷心赞叹了一句。

“现在山岳是揽不下了,装个酒葫芦还是没问题的。”

清风老道摇头晃脑地说道,接着拔出了了那个奇大无比的酒葫芦的塞子,一股诱人的酒香顿时充盈在这个房间中。

“清风师祖,你就是要让我看这个吗,可惜上卿不擅饮酒。”

红袍女道士神态恬静地说道。

“不是,不是,只不过刚才顺手摸到了,就顺便拿出来了。”

清风老道嘿然说了一句,单手举着巨大的酒葫芦,仰头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接着将酒葫芦放在一边,再次将手伸进袍袖中。

这次他拿出来的,是一卷画轴。

清风老道将画轴摆在长几之上,将手一扬,画轴缓缓滚动张开。

于是,一名微笑着的年轻人身影,徐徐出现在红袍女道士的眼前。

红袍女道士的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讶色。

因为不久之前,她已经看过很久这个年轻人的画像了,不知清风师祖为什么又要拿出另一幅这年轻人的画像。

不过不知为什么,刚才看那年轻人扛起钢铁大桥的画像,红袍女道士只觉那年轻人长得甚是普通,但是这卷近景画像中的年轻人,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又让她觉得这年轻人其实长得很好看,以至于不免欣赏般地多看了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