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全民皆兵

1850美洲黄金大亨 鱼窝 2434 字 3个月前

虽然弗里蒙特不能书写汉语,但还是能够大致听懂汉语对话的。

“要是他们是大清的殖民公司或者朝贡国,他们还需要向我们求助吗?”梁耀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那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对外宣称自己是大清国的殖民公司和朝贡国,狐假虎威罢了,只是大清这只老虎,是纸糊的罢了。

他们在18世纪末就上表表示愿意成为大清国的朝贡国,只是大清没有理会他们的请求。”

大清朝贡国的身份确实在以兰芳公司为首的婆罗洲岛华人公司在早期为他们提供了庇佑,让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对婆罗洲岛上的华人势力忌惮三分。

但随着大清的国际声望一落千丈,以及谎言被戳穿,婆罗洲岛上的华人势力也迎来了他们的末日。

得不到母国的庇佑,这不仅是婆罗洲岛上华人的悲剧,也是所有东南亚华人的悲剧。

移民,贸易,探险,甚至是征服,这些欧罗巴人做的事情,东南亚的华人也曾做过,而且还比欧洲人早得多。

五胡乱华之际,就已经有少量移民乘舟南下,到海外寻找心中的桃花源。

南宋灭亡,以及随后的郑和下西洋,东南亚华人移民更是迎来了一波高峰。

不过无论是元还是明,此时中原王朝对于这些海外移民的态度都还只是漠视。

而到了清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末清初大量移民海外的移民不仅仅只是遇到饥荒活不下去的流民乘船前往海外谋生。

而是有很多文人,官员,甚至是前明宗室这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移民。

就连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都逃到缅甸过。

得国不正,极度自卑的清朝统治者对海外的移民除了前朝漠视的态度之外,又多了敌视和警惕。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代清朝皇帝在得知东南亚华人遭遇屠杀之外非但没有什么表示,反而还拍手称快。

毕竟这些东南亚移民在他们眼里不是前朝余孽就是反贼。

1740年的红溪惨案中,荷印殖民政府为了削弱华人的影响力,煽动了排华暴动,超过一万名华人遇难。

事后荷印当局还当心大清报复,遣使到京师致歉。

乾隆皇帝闻之此事不怒反喜,认为这是海外华人咎由自取,并没有追究荷印当局的责任。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荷印当局在婆罗洲岛的扩张运动中,敢对华人肆意妄为的原因。

类似的悲剧直到20世纪末依旧时有发生。

实际上南宋灭亡之后逃到东南亚的华人移民也带有浓厚的政治属性。

不过蒙元所灭之国手指头和脚趾头加在一起都掰扯不清有多少个,又不缺南宋这一个。

加之元朝存在时间短,元朝统治者对中国南方地区的控制有限,元帝国也需要依靠海上贸易来充盈自己的国库,因此对东南亚华人的态度还没有清朝如此警惕和敌视。

东南亚的华人群体足够庞大,也拥有足够的财富。

只要清朝政府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在东南亚地区施加影响力。

退一步讲,哪怕是东南亚有一个华人政权得以存续,后世的排华运动至少幕后的策划者在策划之前也会心存顾虑。

南中国海,甚至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安全,也能有多一分保障。

只是很遗憾,这些都没有。

“送上门的海外领地都不要?”弗里蒙特感到匪夷所思,不能理解清朝统治者的脑回路。

“现在他们送到咱们门前了,咱们要吗?”梁耀笑着反问弗里蒙特。

弗里蒙特略微迟疑了一番,经过短暂地思考,权衡利弊之后,他非常肯定地回答道:“要!肯定要!无论是为了热带种植园,还是为了在东南亚获得战略支点,都值得搏一搏。”

探险家出身的弗里蒙特是个极具冒险精神的人,对海外扩张的态度比较激进。

弗里蒙特和梁耀想到一块去了,在婆罗洲岛获得一块根据地,梁耀要的不仅是橡胶种植地,更是一个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