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页

“那给什么人缝合,给什么人不缝合呢?”

凌然被董晓宁一问,给问住了,仔细的想了想,缓缓道:“主要是根据刮下来的毛量吧。”

“什么?”才16岁的董晓宁没有听明白。

凌然已是甩甩手,让非潘麻给她喂了药。

患者很快睡了过去,凌然这时候才慢慢的给腿部划线,再慢慢切开。

与以往不同,凌然这一次,做的无比之慢。

第0310章 时间

站在手术区的淋浴间内,凌然仰头面对水流,全身放松,尽可能的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说。

热水带着冲力,浇在凌然身上,慢慢的让他的思维发散了起来。

差不多一刻钟的时间,凌然才缓缓的关掉了水,用毛巾擦擦身,再出来换上了一条崭新的零售价199元,批发价也要79元的新内裤。

全副武装的凌然,浑身散逸着自信的光芒。

他自开刀的一刻起,就在不停的思考。

董晓宁并不是现役运动员,所以,她对恢复时间的要求,没有刘威晨或者何秀芳等职业运动员那么严格,四个月重上赛场,还是六个月重上赛场,对她来说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而她对治疗的要求,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点:保证功能,外表美观——对于医生们比较关心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等等,董晓宁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同样,董晓宁的家庭也明确表达了尽可能用好药的诉求,等于说,他们对医疗费用的承担能力也比较高。

这样的患者,在功能方面的要求比普通人或运动爱好者要高,对伤痕和外观的承受能力又比运动员要低,其实属于一个中间层。

就目前的医疗环境来说,这样的中间层,其实是不太受到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