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页

这一次,曹露却是松口了:“能好就好了。”

到沪市的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来,就是来咨询手术的,否则的话,曹露又何必跑出昌西省。要是在省内,特别是在云华,她办什么事不方便,找哪个专家找不到。

而这一次,若非是那个老来送鱼的水利局长帮忙,她竟然联系不到祝院士。老实说,曹露反而对此更有期待了。

名医就应该有名医的架子,要是来一个病人就看一个病人,一个名医一年能看多少个病人?要是连一个沧平区的区长的面子都落不下来,身为沧平区的区长夫人,曹露还真不信他能有多大的本事。

诊疗室。

祝院士静静地坐着,手里端着本书,神态悠然的看着。

要说忙,祝院士确实是蛮忙的,一年四季的全国乃至于全球各地的奔波,日常往返于医院、学校、政府机关,还要做手术保持手感,带学生,看论文,并自己做实验和写论文……

不过,在做事的间隙,祝院士其实也有闲暇时间。

就像是现在,等待病人期间,他就可以悠然自得的看书了。

他已经是70岁的人了,虽然身体康健,还能上台做手术,但是,要说像是年轻人那样风风火火的走路,一台手术接着一台手术的做,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

祝院士的做法,还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就像是做手术,他一年下来,包括指导手术,就做个一百来台就行了,看病人的数量,更是严格控制。

但是,就质量方面,祝院士又是竭力提高的。

比如现在,他虽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可祝院士宁愿坐在诊室里等待病人,也不希望病人坐在这里等他。

只有那些四五十岁的年轻医生,才会觉得节省时间多看病人是正确的。

年纪大了才知道,节省时间多看病人,只是多遭罪,多得罪人,多多损伤医患关系罢了。

没有哪个病人在乎你一天看了多少的病人,又多看了多少个病人,哪怕他本人就是得益于此,他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