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页

凌然正要回答,左慈典咳咳两声,道:“凌医生,我这边有点事……”

说着,左慈典就将凌然拉出了房间。

戚玉泉刚才的话,算是坐实了孟杉送病人过来的事实。

由此,则带给了左慈典更多的联想——如果说,之前几例跟腱断裂的患者,还可以用普通来形容的话,眼前这位,就明显有点与众不同了。

首先一点,人家是住得起特需楼套间的病人。

而这种病人,向来是私立医院最喜欢的类型。孟杉许是认识老人,或者他的家人,因此,虽然孟杉自己不做肝切除,还是能够影响到老人的就医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孟杉没有将这位戚玉泉老人推荐给相熟的医生,而是推荐给凌然,说明什么?说明病情极其复杂了。

孟杉此前送来的几名病人,都是不适合他的东科医院的病人,简单来说,就是不太有钱,又没什么名气的病人,有可能只是在私立医院挂号,但不太可能支付得起私立医院的全程费用的病人。

对普通的民营私立医院来说。这样的病人或许都要想办法留下来的,可对孟杉这样的知名运动医学专家来说,就完全没有必要了,打发到凌然这里来,或许存着一丝找麻烦的心态,或许是一种另类的歧视——左慈典此前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眼前的病人,就可能是纯粹的坑了。

73岁的老头子,不管得什么病都可以是很复杂的。

肝癌这样的病症,稍微出现一点意料之外的情景,病人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来了。到时候,又会是什么样一个结果?

左慈典越想越是担忧,不由对凌然道:“凌医生,你之前不是也不爱做癌症吗?这个病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就别收了,我去给他们解释解释。”

凌然果断摇头:“正因为病人年龄大,基础疾病多,所以,我才想给他做手术的。”

“啥意思?”

“肝癌手术的五年生存率比较低,复发的概率也高,但是,以戚玉泉的年龄,只要手术做的好,那对他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会有极大的提高,也许比不上治愈,但也相差不多了。”凌然给出的答案,完全出乎左慈典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