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页

“叶医生。”

门口,又是一声问候,逼的叶思功只能放下茶杯来。

叶思功转头看了一眼,却是杜科公司的医药代表。

“方经理啊。”叶思功打了个哈哈。

在县医院里工作,相对于三甲医院的医生们,叶思功就没有那么硬气了。当然,心理优势还是有的。

杜科的医药代表老方同志笑一笑,道:“叶医生,您上次说是想要去进修的事,我帮您打问了一下。”

“哦,问到了吗?”叶思功马上来了精神。

“云华市一院的普外,您觉得怎么样?大概三个月的时间,那边给按照院平均工资给奖金,其他的就不保证了。”老方笑呵呵的给介绍着待遇,但也就是装模作样而已,真到了医生进入该院,进修医收入几何,最终还是要看人家科室自己了。不过,用来做个参考,总归是有个基准线的。

叶思功略微有些心动。

他们县医院的技术传承体系,现在基本算是崩溃了。老主任太老,知识结构也旧,当年学的就是开腹,又因为医院的限制,基本做到胆囊切除就到头了,年轻的时候还切肠子,这些年切的是越来越少了。不止愿意在县医院做该类型手术的病人变少了,主任自己也不愿意做了。

原本,腹腔镜的进化和发展,对县医院也是有利的。腹腔镜的手术创伤小,护理简单,病人和医生的压力也都小,主任很早就安排了两名弟子学习腹腔镜。

但是,正因为发展新技术发展的早,徒弟们学新技术学的快,主任的弟子被挖角的速度也远超预期。或者说,远远超过了医院的培养速度。

尤其是90年代分配过来的医生,家不在本地的,学会技术以后,第一选择就是跳槽。

跳到现在,科室终于还是回归了县医院的本质,地位收入与本地银行也差不离了。

对于叶思功这些三十岁上下的医生来说,升职倒是变的简单了,基本是考过了主治,就能被医院聘到,这落在三甲医院里,还是稍稍有点令人羡慕的。

但是,想学技术想奋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跟着主任学开腹,简单也还简单,但是,如今有几个病人,愿意开腹做阑尾和胆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