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解元第

知否从蒙童开始第141章 解元第

卫辰当下指定了公正不阿的盛长柏为社监,又让剩下的七十八名士子自己推举了三位社监出来,负责社集秩序的维持。

安排完这些,荆溪社第一次社集,便正式开始了。

卫辰选了《孟子中的一篇来讲,边讲边与众人道出自己参加科举时写文章的心得。

卫辰两世为人,经历的考试无数,之前又辅导过盛长枫、齐衡等人,自然知道这些士子们最想听的是什么。

所说的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经验和教训,一句没用的空话套话都没有。

留下的几十名士子都是有志于科举之人,听到卫辰满满的干货讲解,顿时十分激动。

卫辰讲了一个时辰,众士子听得都是意犹未尽,就连盛长柏、王尧臣等人也是颇有所得,恨不得卫辰继续讲下去才好。

不过,卫辰讲得也有些累了,下面就由荆溪社其他六位元老轮流上台讲演。

六人之中,盛长柏乃是春秋经魁,王尧臣对于诗经的理解也不在经魁之下,还有翁定帆、唐鹤年、陶大志、陈俊,都在自己的本经上很有心得。

他们轮流上台讲演,内容各不相同,风格也是迥异,却都得到热烈的捧场。

其中陶大志妙趣横生、颇接地气的讲解,时不时就引起士子们一阵开怀大笑。

在前面几人的严肃认真之后,陶大志又展现了荆溪社的亲和形象,无疑大大拉进了士子们与荆溪社的距离。

七人全部讲完,接下来就是听众消化吸收的时间,众士子可以在场中自行讨论,彼此切磋,也可以提出问题,由荆溪社的七人解答。

士子们将七人团团围住,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请求解答,好在卫辰几人本就天资好,又有真才实学,但凡是与科举相关的问题,皆是轻松应付了下来。

整整半天的时间,卫辰七个都在耐心细致地与与士子们进行着交流,嗓子都说得有点儿哑了。

卫辰扫视几眼,看到众士子都有不虚此行之感,不由微微一笑。

古时大儒热衷于讲学布道,士子皆闻风景从,而卫辰七人现在只是举人,还远远达不到大儒的层次,自己的学说未成,讲学也不现实。

所以卫辰就折中了一下,将荆溪社办成了科举补习班,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慢慢发展壮大。

今日社集,人虽然不是很多,但这个科举补习班也算是初具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