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望与希望

奇珍阁外的围炉宣传,别出心裁。

大半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百姓们对石炭的危险性,原本很是戒惧。

可人家长公主和工部尚书,

坐在十个炉子中间,吃吃喝喝大半个时辰。

不是啥事儿都没?

有些家里穷的百姓,仔细一算,一文钱一块蜂窝煤。

确实比木柴和精炭便宜好多。

要不,买回来试一试?

于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诞生了。

杨辰买店铺的时候,就特意做过精密部署。

位置不论,价格不论。

唯一的要求,就是一个里,必须要有一家店。

还得有足够宽敞的院子和储存的库房。

所以,送货上门,还是很快的。

女工都经过培训,安装管道快得很。

打个洞,用新奇的水泥浆补上就行。

很多人家,直接就放灶里或者炕里烧。

有现成的烟囱,连排烟管都省了。

这其中就有不少饭庄、酒家和客栈。

他们每天得烧掉多少柴禾,多少精炭?

哪怕每斤燃料省一文钱,整年下来,都是好大一笔利润。

第二天,又有劲爆消息传来。

那位被长公主邀请上台的,是当今皇上?

难怪,别人也没那个面子不是?

能饮一杯无?

谁有资格同长公主坐在一起饮酒?

这下轰动就更大了。

谁比得过堂堂圣天子的身娇肉贵?

人家每天吃的饭菜,都得有人亲自试毒。

蜂窝煤要是不安全,手下人敢让皇帝往中间一坐?

他们有九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从第二天起。

蜂窝煤就成了京城,除了玻璃之外的最大热门。

玻璃太昂贵,一枚拇指大小的玻璃珠子,都要十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哪里消费得起?

可蜂窝煤便宜得超乎想象。

某某邻居用了,说特别棒。

很快,大伙儿出门的第一句问候语就变了。

不再是,“你吃了么?”

而是,“你买了么?”

四五天之后,这股东风刮遍了京畿之地。

明月很快就感觉到人手不够了。

第二部计划启动,招募。

王大梁是京西陀螺山的樵夫。

今年二十五岁,他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

从陀螺山到京城西门,背着一百四五十斤松木柴。